第14部分 (第1/4页)

“今天吃什么?”

“不知道。。。。”

“也是大热的天,吃什么都不香。”

“先别想了进去再说,实在不行就买点鲅鱼和茄子吧”我指着菜市场的入口,然后接着又说:“回家做个煎鲅鱼和大将虾皮拌茄子。”

“嗯,不错,现在吃点饭都不容易,我小时候在农村一年四季就吃那几会大米,天天都是咸菜,也没觉的啥,现在到好,吃的样多了反而还不知道吃什么好了。”

我们来到一家卖鲅鱼的摊子上。

“师傅,多钱一斤?”我说。

“15。”师傅一外地口音。

“15?你怎么不拿刀宰了我?太贵了吧,头两天还12呢,今天怎么就卖15了呢?”我说。

她父站在一旁说:“没事,没事,15就是15。”一边说一边从兜里掏钱。

“哎~小孩,你不买菜,你不知道,现在什么不贵啊,你没看新闻吗,猪肉更贵,现在比较稳定的就是咱们海鲜市场啦。”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老大爷,他蹒跚的走到卖鲅鱼的师傅面前,从兜里掏出了一个叠的四四方方的手绢,老人把手绢打开,抽出了一张皱皱吧吧10元钱(手绢里面大概也就三五十块钱),递给卖鱼的师傅说,今天是她老伴的生日,她说想吃鱼,儿子车祸送了命,现在就剩下他们老两口,靠着社区的一些低保过日子,问问这10能卖多少鱼,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卖鱼的师傅也许是看见了可怜的老人心一酸说了一句:“大爷你这10元能买一斤五两。”

“这么便宜啊”老人说。

“嗯,今天大特价。”卖鱼的师傅说。

我和她父在旁边看着心理由衷的尊敬这位师傅。

我没有觉得他卖我们是贵的,反而到觉得他就应该卖我们这么贵。

我心理顿时有萌生了一个不解的迷,不对啊,前些天的新闻还报道说,全国人均月收入要达到2000呢,部分已经达到2000以上,还有一些城市也均再1000以上,全国正在奔小康呢,今天就看见要吃不上饭的老大爷了呢。

今天开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用“正在奔”这个词还是很贴切百姓生活的。

奔小康确实还有一定的距离,我想离这个奔小康距离的距离也一定还有一些距离。

“就这还人均收入2000呢”李微的父亲说一句。

“你也看新闻了?”我说。

“怎么没看,那可是中央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的主要途径。”李微的父亲说。

“中央新闻说的也没错啊,是两千,中国一万个富翁,一千万个穷人,你一平均,你不就两钱了?”卖鱼的师傅说。

卖鱼的师傅接着又说:“老人也够可怜的,我就卖他便宜点,但是你们放心,我绝没抬价,满市场都是15,我是正常价给你们的。”

“嗯,我们知道,行,走了师傅,像你这样的人少啊”李微的父亲说。

我回头看了一样卖鱼的师傅,人群中,他又在忙碌着,为下一个买鱼的人。

从菜市场回来,我和李微的父亲谈了一路,话提是由刚才的老人展开的,后来又莫名的转到了我和李微,这不时让我吓了一身的冷汗。

“你和李微是朋友?”她父亲问。

“嗯,是啊”我心一跳,预感可能大事不好,便答茬说了一句:“今天菜可真贵,溜达一趟50多,还啥也没看见。”想把话题移开。

“嗯是啊。现在菜价贵。”她父接着我的话一说,我如释负重。

但是他父亲马上又把话拉了回来说:“这几天,你都和她在一起。”

我崩溃。。。。。。

“是。是。。。。。不。不不是。。。是是”我语无伦次。

“到底是还是不是”她父亲追问,表情凝重起来。

“其实,是这样的,头几天在一起来的。。。。然后分开了。。。几天。。。。然后今天又来了。。。。。”

“哦,就是说我们不在家的时候几乎就是你陪着她了?”

我一听到这,就知道大事真的不妙了,更可怕的后文我想我已经猜的*不离十了,我一身冷汗只等命运的宣判。

市场危机(结尾)

“对,对。。。我是陪她来着。。。。”此话一出我的心跳立刻由平时

的70次一下子提高到170次,我仿佛能听到它“扑嗵嗵”“扑嗵嗵

”乱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