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部分 (第1/4页)

毫无疑问。

如果今天国内没有《物权法》,没有对于支配权和请求权的法益位阶考量领域的种种问题、思考……

就纯粹当这个问题不存在,回归十几年前《民法通则》老掉牙的“诚实信用”基本原则判。

这个案子,会是什么结果?

毫无疑问,如果歧义法条本身都不存在,今天的案子,杜丘明赢定了。

所以,哪怕仅仅是要求把歧义法条弄清楚,“实事求是”,那也已经是对冯见雄有利了。

“我会回去好好梳理一下的。目前民事庭那边是有几个案子比较复杂,搞不清楚的地方,确实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不懂就问么。”

蔡院长打着官腔,表示能够理解老领导的苦心。

而且,这对他个人、对整个系统,也是有好处的。

江南省的司法圈子,确实容不得再出任何丑闻了,能把责任推出去,没什么不好。

庭审的过程,这些大人物都是不会接触的。

充其量,也就江南省高院几个民事庭当中,某个庭长能直接过问。接受冯见雄和杜丘明的正反唇枪舌剑洗礼。

不过,随着庭审的进程,一封正规的请示函也如期寄到了京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191章 达成成就:法释办声望,崇拜

“小刘,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京城,最高院,法释办。一个科室主任夹着文件夹从会议室出来、回到自己办公室时,随手在某个下属的办公桌上敲了一下。

领导的办公室,总是在某个科室大办公区的最深处、独立隔开的。所以,开完会回来的时候,总是会路过下属的办公区,顺便巡幸视察一番。

“诶好,马上。”新人刘鲲连忙收拾了一下桌面上的东西,试图给领导留下一个整洁的好印象。然后就立刻跟了上去。

刘鲲的这个主任姓胡。胡主任回到屋里后,就一边把会议文件夹放在办公桌上,一边缓缓地说:

“你的活儿来了喏,这封是江南省发来的请示函,《物权法》领域的,居然还涉及动产确权的解释,难得么。

小王小曹他们最近都有两条不动产区分所有权的案子要忙。你不是对动产最专业了么,先帮忙查全一下国内外相关解释,借鉴一下。好了之后咱内部先开个小讨论……”

刘鲲听着,心中暗暗激动。

入职半年了,一直是跟着别人背后搜集资料、汇报讨论,要想自己独自主撰一条回复某省级高院的解释函,那机会真是很难得。

说不定,一年的实习期过了、正式转正之后,才有那样的机会吧?

谁知,今天机会就这么撞上来了!

也是自己福星高照,进了一个新立法没两年的科室,还有那么多学术空白。

而且,主要的前辈同事都盯着不动产确权那块肥肉,而动产确权这种“排骨”没人想啃,都视为鸡肋。

这,才有了他刘鲲独当一面的表现机会!

否则,要是分去《合同法》或者《公司法》那种解释科室。上面懂行的前辈堆成山,老人的知识老化知识迭代又不够快,他这种萌新十年八年都不一定熬得到出头之日。

“麻蛋,本硕博,读了快十年法学系了,才熬到这么个工作机会。如今终于有表现机会了么!”刘鲲居然差点儿激动而泣。

……

有强烈的表现欲支撑,刘鲲加起班来当然是非常热血拼命的。

他首先看了案由,结果第一眼就差点儿把眼珠子瞪出来。

“什么?地球上居然……哦不我是说国内居然真有需要解释这一条法条的案子?诶,这不就是冯见雄辩护的那个‘反诉苹果案’么?”

看着案由卷宗上列出的上诉人和代理人名字,刘鲲一下子觉得有一股人比人气死人。

其实,这个案子他当然听说过,也知道冯见雄、马和纱跟苹果公司在互怼。

毕竟,这是一个连公众都在瞎起哄看热闹的案子,法律界的圈内人士自然更没道理不知道了。

但是,因为正在审判中,所以大多数人对于争讼的争议点具体在哪儿,其实并不是非常了然除非是有精力专门去现场听过庭审,或者看过专业人士转述的简报。

而刘鲲自问还没那么积极。他平时工作也挺忙的,都是帮前辈学长找资料查学术论文什么。所以很少有时间关心其他案子的细节。

如今乍一看到,自然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