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颇有种时光倒转回到过去的感觉,想当年自己与熊威、张森和一众村里的孩子,夏天水库打鱼上树掏鸟窝、冬天自制超长冰坡雪地打滚,那种感觉,现在也只能看看了。

“小兄弟兴隆村谁家的?”开蹦蹦的几乎都是龙海镇周边村屯的,圈子就这么大,交际面广点都认识,司机问出这句话也是善谈之辈,没话找话。

“老程家的。”程孝宇回了一句。

“程老实家的小子?”

“嗯。”

“哎呦,我和你爹那可是老熟人了,还是同学呢,都说程老实家的小子出息了,在外面赚大钱呢,这次是衣锦还乡吧?”

“哪有,都是打工的,混口饭吃。”

兴隆村距离龙海镇约有十公里的距离,程孝宇所在的村子并不在乡道两旁,需要走过一段沙土地,夏天两天是苞米地,冬天白茫茫一片道路很滑也很不好开,不是熟悉这里的司机很难通过这一段下雨天全是泥下雪天全是冰雪的道路。

一路颠簸,蹦蹦的车顶本就矮,颠簸起来程孝宇的头与车顶来了几次的亲密接触,车内的空间还小,本就伸不开腿,这下更好,身子向下堆堆着,上下同时受罪。

村里只要来了陌生的车子,有在外面玩耍的孩童和走过的村民都会关注车内是何许人也。

“咦,这不是那谁家的小谁吗?”

PS:感谢dmb的打赏!感谢云啸霄的满分评价票!

第五十章 家的温暖

“七婶。”

“三叔。”

“四姥爷。”

程孝宇刚下车,还没有来得及与家人打招呼,村里的邻居就围了过来,农村冬天赋闲都是两顿饭,白天不是张家李家的闲逛就是凑到一起打麻将,这个时间正是下午回家做饭的时间,积雪的道路上三三两两的村民看到了程孝宇,分别过来打招呼,程孝宇也露出真诚的笑容迎接家乡人的热情。

“老实,你家大宇回来啦!”院门口的热闹已经引起了程孝宇家那三间瓦房内的人注意。

“舅舅!”房门被从里面推开,首先冲出来的是一个七八岁小女孩,院子里的雪扫得很干净,小女孩一边喊着一边张开双臂扑到了程孝宇的怀中,穿着红色的小棉袄,冲天辫下鼻间带着淡淡的清涕,一笑两个小酒窝,这就是程孝宇的外甥女杨丹,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房内接连走出四个人,当先是一个个子不高驼背很严重的黑瘦老头,看到今年只有四十七岁却给人感觉年近六十的父亲,程孝宇略有些激动的喊了一声:“爸。”

“欸。”程老实程发是个老实人,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点点头。

“你这孩子,回来怎么不提前给你姐夫打电话,让他去接你。”跟在程老实身后的程母王秀梅明显与丈夫是两个性格的人,快步的追过丈夫走到儿子身前,先接过程孝宇身上的电脑包,有些埋怨却充斥着惊喜。

“妈。”王秀梅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四十多年没去过远的地方,二十多公里外的梅城和十几公里外的龙海城就是她眼中的大城市,善言,张家长李家短,不是嘴碎而是生活的圈子只有这么大,在她的生命中也只有张家李家王家周遭这些村民。

“丹丹,别赖你小舅,坐了一天车很累了。”临近年关,家家都要准备年货,今天家里蒸黏豆包,程孝宇的姐姐程孝娟一家都过来帮忙,正准备要吃饭,程孝娟伸出手想要从弟弟手里接过女儿。

“不,我想舅舅了。”杨丹小脸一转,双手紧紧抱住程孝宇的脖子,对妈妈的要求置之不理。

“姐,我抱着吧。”程孝宇对姐姐的感情很特殊,在农村计划生育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实施,很少家是一个孩子,尤其头胎生了丫头,都会憋着劲生二胎,哪怕被罚款。

程老实那样的老实人也不例外,生了女儿后又要儿子,大了四岁的姐姐从小就带着弟弟,农忙的时候就是半个妈,加上当初程孝娟的彩礼钱并没有带走,而是都给程孝宇当了学费,这一点程孝宇牢牢的记在心底没有忘记。

“大宇,回来先给我打电话啊,我去接你。”姐夫杨国平双手将程孝宇的大行李箱抗在肩膀上,那崭新的箱子他可不敢在地上拖着走,生怕弄脏了。典型的农村汉子,能干能过家,与程孝娟两个人把小日子过得很红火,在这十里八屯也是典范。

“快进屋,快进屋,外面冷。”王秀梅此刻是谁也不顾了,只顾着自己的儿子,还是程老实想得多,对着外面的邻居喊道:“三哥,四嫂,二叔,来家吃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