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部分 (第1/4页)

人们无比的期待着看着黄一凡。

这一份期待就像他们期待秋水先生一样。

只是,秋水先生毕竟是仙人。

仙人是不可能在凡间的,哪怕出现在凡间,也只不过是停留几天。

他终究要回他的天宫中去。

但凡间虽然没有仙人,却有一位婉如仙人的存在。

这位婉如仙人的存在,便是黄一凡。

他们多么希望黄一凡有那么一天,如他小说中写的主角一样,突然觉醒,成为真正的秋水先生。只是一直以来黄一凡虽然天才,黄一凡先生写得作品虽然经典,甚至黄一凡在水木教书已隐隐有自成一派的迹像。但是,黄一凡仍是没有直追秋水先生的实力。但今天却不一样,一句“生亦我所欲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同样,这对于孔书俊以及水木校方的领导来说,这一句“生亦我所欲也”也让他们看到了秋水先生的影子。

所以,他们特地来听黄一凡这一堂公开课。

“也不是什么哪家不哪家,只是我随便说的一句话罢了。”

看到大家期待的目光,黄一凡说道。

“生亦我所欲也”这一段话出至孟子。

孟子是谁?

孟子是亚圣。

意思就是,孟子是孔子之外最厉害的一位圣人,亦或者说是第二位圣人。

前世儒家学说最为流行的一句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其中的取义,便是出至于此。

所以,当这一句话出来之时,或许普通人感觉不到什么。但对于那些专业学者,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中文的朋友来说,这一句话简直堪比“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样的存在。

但可惜,大学之道虽然不完整,但也详细的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

而这一句话虽然经典,但不完整的太多,远远没有达到形成自家理论的高度。

可越是这样的不完整,越是让他们无比的心痒。

“看来我们猜的没错,这一句话不是出至何家何派,而是出至于黄一凡先生的理论体系。既然是这样,黄一凡先生,为何不将这一段话解释完整呢?而且,如果你不解释,那么,你这一句话用来解释陈真舍身就死,似乎说不通。”

孔书俊继续期待的看着黄一凡。

秋水先生神龙见首不见尾,他看得见摸不着。但眼前的黄一凡,却是确确实实的存在。

“你们真的想听?”

看着一众人期待的看向自己,黄一凡有些激动。

他不知道,如果自己将前世孟子这一篇文章写出来,该会引起多大的凡响。

“要听。”

“要听。”

“当然要听。”

“黄一凡先生,请您指点。”

圆型阶梯讲堂已经沸腾起来,几乎是全体站立。他们知道,今天将可能是见证历史的时刻。

“那好吧。”

轻轻点头,黄一凡答应了。

深呼吸三次,黄一凡拿起桌子上的粉笔,写下了孟子这一篇名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开头第一段,在“生亦我所欲也“之前加入了一句“鱼我所欲也。”

台下学子,教授,校方领导,一字不差看着黄一凡盯着黄一凡写在黑板当中的字。

之前写的是生与义。

现在前面加的是鱼与熊掌。

当然,完整的意思说的并不是鱼与熊掌,其实还是说的是生与义。

但用鱼与熊掌来做比喻,一下子却让生与义之间的比较变得更为的形象起来了。

如果将鱼比喻为生,那么义就是熊掌。

鱼和熊掌我都很喜欢,但两者我不可能都得到,最后我只好舍掉鱼而选择熊掌。

反之生与义也是一样。

生是我喜欢的,义也是我喜欢的,但两者不可能同时得到,最后只好舍掉生而选择义。

不过也恰恰是写到这里,很多人有了更多的疑问。

为什么要舍掉鱼而取熊掌。

为什么要舍掉生而取义?

而接下来黄一凡便告诉你答案。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