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曾经中国的烟叶总产量,占到了世界的80%以上,烤叶的主要产地集中在云南、河南、贵州、山东等省,早在明朝后期,云南就有了烟草的种植和吸食,但人们普遍接受香烟却是1900年初。

随后晚清被沦为半殖民地,英美两国的机制香烟进入中华大地后,虽然吸味和精美的制作和包装,吸引了很多华人,可是当时的香烟味道着实不怎么样,可就是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外来香烟还是完全占据了中华大地的市场。

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内也有很多的有识之士,为了振兴地方实业,也建立了国内的烟草工业,终因质量不高和资金短缺等问题于1928年停产,后被改组为官办烟草公司。

从挫折中,意识到想要发展烟草工业,就必须提高烟叶质量,于是开始了引种国外优质烤烟进行尝试,在此之前,英美烟草公司为降低成本,扩大倾销,但由于英美烟草公司在籽种上的控制和垄断,也未能获得成功。

虽然李宁宇不是很懂得烤烟其中的奥妙,可是他还是知道烤烟最重要的事情,第一:口味;第二:价格;第三:栽培和熏烤技术。

而关于提高烤烟质量,李宁宇深深记得有四种方法:1、从土壤改良入手,提高烟叶的可用性,因为土壤是烟草生存的场所,土壤的理化性状对烟草的生长发育和烟叶质量及其可用性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土壤中养分怎么样才是最好的,李宁宇不知道,可是提高土壤磷、钾含量,促进烟株对磷、钾、镁等元素的吸收,李宁宇还是知道的,其次就是那里是烤烟的主要出产地,第一步圈地,已经由福叔的大儿子李东华在办理。

“高香气,中烟碱,低焦油”,为接下来的事情做好准备,李宁宇将对烟叶和提高烟叶可用性,为烟叶生产的质量,作为首个奋斗目标。

目前,国内根据福叔的调查,不论是国烟还是外烟,烤烟的香气质欠佳和香气量不足,所以吸食的人口数量还是很少,同时加上现在的国人基本都吸食鸦片,着也是主要矛盾之一,但是李宁宇相信,随着新卷烟的出产,一定会改变现在的一切现状,并且关于鸦片他也想到过一个绝妙的主意。

李宁宇想要改进烟叶烘烤工艺,就要利用后世的热风循环工艺技术,提高烟农烘烤技术和改进烘烤工艺方面,必须准确记录烤房里不同时期的温、湿度,让烟农能够把烟叶烤黄、烤干……

北京城和硕恭亲王府,某个偏院,刚走进的李宁宇就大声叫道:“鄂叔叔、鄂叔叔!”。

下午,李宁宇在书房中又写下了很多的东西,随后就来到恭亲王府的偏院见鄂梨木,这时鄂梨木正在和李昧吃晚饭,听到李宁宇的声音,便交代下人将李宁宇带到席前,随后鄂梨木就招呼李宁宇一起坐下晚吃饭。

看到李宁宇之后,鄂梨木笑着摸了摸李宁宇的脑袋瓜子,口中却对李味说道:“你家这小子,才两年不见,个头又长高了不少。”

听到鄂梨木称赞李宁宇,一旁的李味先将手中的酒喝下后,脸色不悦的说道:“呵呵,这还不是你教坏的,一天到晚就知道练武,也不肯好好读点书!”。

听到这样的话,李宁宇也不和他们争论,而是毫不客气的稀里哗啦,把碗里的饭扫个精光,随手就用起自己的袖子擦了擦嘴,然后一屁股就坐在父亲李昧的旁边,竖起耳朵听着两人的闲聊。

“老李,昨天那个张麻子为什么要和我过不去?我初来乍到的,只是去述职,跟他好像没什么恩怨吧?”鄂梨木一边朝嘴夹食物,一边问道一旁只顾着喝酒的李味。

听见这话,李味的酒杯停住了,心想你还真不客气,可是随后李味又心中苦笑,看着面前的鄂梨木,又不能不回答他,只能含糊的说道:“兵部张大人有个小弟弟,在直隶绿营任职协参领!”。

“哦!是这样!”听李味的话一出,下一秒鄂梨木就明白,敢情是自己抢了人家小弟弟的饭碗啊,怪不得那张麻子说话阴阳怪气的呢,原来是替自家小弟弟打抱不平来了。

第四章:媏佟格格

随后,鄂梨木和李味便开始划拳喝酒,而李宁宇则是静静的待在一旁,心中的小算盘开始着各种盘算,而与此同时,京城东四胡同内张府,兵部侍郎张林州打着哈欠坐在客厅的太师椅上,一旁正站着一位中年的汉子,似乎是在诉苦,因为中年汉子一脸苦闷样子。

“大哥,这回你可要替我做主啊,那姓鄂的一来,就抢了我的饭碗,今后咱们可就没有什么油水可捞啦!”,中年汉子装作一副苦兮兮的样子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