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王爷,多年未见,身体可好?”

此时的恭亲王奕䜣也有61岁了,虽然他的身体因为从小喜爱练武的关系比较好,但是在海上的多日漂泊,眼神中多少还是出现了些许的疲惫,但是听到李宁宇的话之后,他还是横眉竖眼的狠狠的瞪了一眼李宁宇,不过随后似乎想起了什么叹了一口气道:“罢了,罢了!你这个小子,当年我第一次见你就知道,你以后就绝对不是个善茬!现在的我已经这般年纪了,离入土已经不远,只要你以后好好待端佟,我就欣慰了!”。

“岳父大人请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端佟的,其实这次请你前来,就是有些事情要跟你商量!”

恭亲王奕䜣似乎想到了什么,随后急促的问道:“什么事情?”。

看见恭亲王奕䜣的样子,李宁宇咬着牙还是说道:“就是准备在今年,跟端佟把婚事给置办一下!”。

“什么?在这个当口!你们准备在哪里办!”

“北京!”

“什么?不行!哼!难道你是还想在打我的脸吗?”

听到恭亲王奕䜣直接想都不想就直接拒绝,李宁宇还是堆起笑脸道:“不不不,这可是好事情,毕竟我现在跟端佟再一起也名不正言不顺,在加上端佟也想回去看看她额娘!所以……”。

随后的一段时间,李宁宇一直在说服着恭亲王奕䜣,不过他似乎根本就是铁板一块,更本就不答应李宁宇的请求,不过李宁宇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不过为什么恭亲王奕䜣会拒绝李宁宇的提议呢?

其实是因为慈溪是咸丰皇帝的贵妃,恭亲王是咸丰的六弟,光绪帝的爸爸是醇亲王,是老七,光绪帝的爸爸醇亲王是个很怕事的人,当年慈溪拿光绪做皇帝的时候,他怕的要命,没有魄力,到后来溥仪(也就是光绪同父母的弟弟的儿子)做皇帝的时候,醇亲王也怕的要命,正是因为这种懦弱的性格,慈溪才需要这样的人,因为听话,慈溪就可以更好的垂帘听政了。

恭亲王是慈溪一辈子的政敌,本来恭亲王是与咸丰争皇位的,最后败给了咸丰,咸丰是没有魄力平庸的人,当年考假装孝心感动道光帝,其实恭亲王是个很有能力很有改革精神的人,其实应该他当皇帝,后来慈溪发动了辛酉政变,就是杀掉顾顺等咸丰帝制定的八大臣,开始了自己的垂帘听政之路。

这后来恭亲王与慈溪的政治斗争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当然慈溪是个有眼光有手段城府颇深的当权派了,结果当然是恭亲王失败了,后来为了从根本上压制恭亲王,启用了李鸿章,醇亲王等等,慈溪后来奖醇亲王入职军机处也是为了打击恭亲王,包括后来给慈溪修颐和园的也是醇亲王。

所以越到后期恭亲王是没有多大权力,曾经有几年时间天天醉生梦死,他只能是心有不甘,所以说光绪怕恭亲王是不存在,只是光绪很看重他的见识,确实他的眼光很厉害,能看准人,光绪很注重他的意见,两人关系很好,只不过帮不上忙,因为整个恭亲王的一生是不得志。

加上这次签订马关条约,恭亲王的一张老脸全部丢光,所以如果此时让李宁宇和端佟回北京结婚,那到时候还不让北京城鸡飞狗跳呀。

不过李宁宇的耐心绝非一般人可以比拟,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李宁宇和端佟对着恭亲王就是软磨硬泡,而李鸿章却一改北洋舰队覆灭和签订马关条约的颓废,每天在夏威夷各处参观考察,是时不时还还要求乘坐军舰在周边的海域了解一番。

而李宁宇也不保留,允许李鸿章四处考察,不过每天李宁宇都会抽一些时间,去灰白小楼找孙仲山等人聊一聊,等他们讲一讲自己对于民族复兴的见解和应该抓住的关键点,同时也像等人抛出了橄榄枝,但是都被礼貌的回绝了。

不过李宁宇一点也不灰心,因为他心想这些人都是时代的牛人,如果仅仅自己的三言两语就能将他们的立场和多年的决心改变,那他们就不是他们了,不过就在兴中会众人准备离开夏威夷的时候,李宁宇还是和孙仲山先生好好的聊了一夜,而李宁宇抛出了一个巨大的诱惑,那就是任命他为台湾首任最高长官,并且他所有的人,都归他任命和调度,李宁宇不可以随意调动。

并且将马关条约获得的10亿两白银拿出一半来,让其用于建设台湾及澎湖列岛,并且不干涉他的施政。

说真的,在李宁宇抛出了诱饵之后,兴中会所有人包括孙仲山本人都惊呆了,因为此时的孙仲山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兴中会发起人,而整兴中会不过才筹集了30万不到的白银和几十人的队伍,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