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不过没有过多长时间,他原本以为应该足够的资金很快就花完了,就在他再次需要面临选择的时候,一群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方人找到了他,在随后的了解中,狄塞尔深感受到了信任和肯定,所以他离开了德国,跟随这群东方人来到了朝鲜,不过接着他在这里遇到了和他一样热爱科研的专家们,原本的闭门造车,变成了互相之间的探讨。

所以在很快时间内,狄塞尔就针对蒸汽机效率低的弱点,专注于开发高效率的内燃机,19世纪末,石油产品在欧洲都是极为罕见,于是狄塞尔决定先选用植物油来解决机器的燃料问题,他用于实验的是花生油,但因为植物油点火性能不佳,无法套用奥托内燃机的结构。

接着狄塞尔决定提高内燃机的压缩比,利用压缩产生的高温高压点燃油料,后来,这种压燃式发动机循环便被称为狄塞尔循环,像所有伟大的发明家一样,狄塞尔的前进道路上困难重重,实验证明,植物油燃烧不稳定,成本也太高,难以承担狄塞尔的重任,好在当时远东在就开始了石油制品的逐渐普及。

狄塞尔选择了柴油作为机器的燃料,压燃式发动机的结构强度始终是个难题,一次实验中,汽缸上的零件象炮弹碎片一样四处飞散,差点儿造成人员伤亡,不过实验不顺利,远东划给狄塞尔的资金也渐渐耗尽,不过似乎他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远东最高长官,却十分信任和支持他,立即又给了他划拨大量的研究经费,狄塞尔心怀感恩,接着他就继续将自己的全部时间继续实验,一步步完善自己的机器。

1892年,狄塞尔终于研发出一台实用的柴油动力压燃式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功率大,油耗低,可使用劣质燃油,显示出辉煌的发展前景,但是狄塞尔继续投入到柴油机研究中,而生产的事情则是交给了远东,柴油机的专利早就被远东给注册了,随后几年中狄塞尔发明的柴油机高达五种,但是最后确定下来投入到在工业、船舶和各个领域广泛发展的只有三种。

一种是d…1型;主要用于一般动力需求系统,比如小型船只和农业生产;d…2,则是投入到了第一代潜艇动力中;d…5,就先现在装甲车的主要动力。

不过狄赛尔的柴油机确实存在着不少缺陷,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重量,由于柴油机汽缸压力比汽油机高很多,因而柴油机的缸体要比汽油机粗壮许多,同时早期的柴油机为压缩空气使用的空气压缩机质量也非常巨大,这就使得柴油机整体上十分笨重,极不适应当时骨架还很娇小的汽车,但柴油机拥有汽油机不可比拟的扭矩优势,在功率相同时柴油机又拥有很大燃油经济性优势,这就让人们并没有放弃它。

在李宁宇看来,柴油发动机虽然现在还是在体积上比较大,但是却对远东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所以他依然坚定不移的支持狄赛尔的研究,同时也对于柴油发动机今后的转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但是他还是明确表态不会过多干预狄赛尔的研究,但是有一个中心思想不会改变,那就是希望柴油发动机的功率可以越来越大。

体积也希望可以越来越机密,这样就可以制作出真正的陆地猛虎,而李宁宇早就给未来的主战坦克起好了名字,豹式坦克。

红旗制造第二厂占地大约1500亩,分为动力制造分厂和组装分厂两个重要的环节,在各个厂区视察了一圈之后,李宁宇就看到了正在抚摸着装甲车的孔小平,而此时他也看到了远处走过来的李宁宇。

第一六一章:私访之蒋家(第一更)

“大少爷!”

“校长!”

看到李宁宇出现之后,张作霖立即拍了拍一旁的孔小平,随后他立即停止了自己的失态举动,礼貌说了一句话之后,就和张作霖两人静静的站在了一旁,而李宁宇则是笑呵呵的大部走了过来,当来到两人的身旁时候,他就问道:“怎么样,看了这么半天了,对于装甲车有什么意见吗?”。

李宁宇的话很直接,因为他骨子就是一个军人,同时对方也是军人,所以他不需要任何的转弯抹角,直接了当才最实在。

两人自然的对望一眼之后,张作霖并没有准备说话,而孔小平只能主动站出来说道:“学生觉得,第一:装甲车的火力系统还不够,为什么不添加火炮;第二:装甲车的空间过小,为什么不设计的更大一些;第三:装甲车一旦参战,它的后勤补给一定要稳固,不然根本就体现不了它的激动能力!”。

孔小平的话说完之后,立即就向后退了一步,并且还给李宁宇敬了一个军礼,李宁宇微笑着,随后他便没有准备回答孔小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