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1/4页)

台风级的设计中,彻底颠覆了潜艇吨位小,舱室少的现状,从台风级的横剖面上看,主舱室成品字型布设,分为前舱、中央舱、后舱,外壳材料都用不但能消磁,而且还是远东目前最高强度的钢材,这一点是为了确保台风级即使在天气寒冷的区域,也可以穿透2米左右厚度的冰层,适合各种区域的作战。

z…1攻击潜艇采用的是单层壳体技术,而z…2型就进入了双层时代,z…2型潜艇的标准为水面吨位只有565吨、水下640吨,总吨位660吨,长45米,宽度5。1米,高度5。6米,可是台风级却拥有三个舱室,水面排水的吨位直接高达7800吨,水下8600吨,并非是一加一等于二。

除了在总吨位和排水量上,有了一个质的突破,艇长也直接达到135米,宽度也翻了三倍达到15米,吃水11米,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潜艇的攻击武器主要是鱼雷,所以吨位高最多就是可以带多一点鱼雷,所以在李宁宇抛出这样的计划之后,设计的科学家们还是提出了质疑。

不过在听到李宁宇说出要求的潜艇深度极限之后,都明白了,李宁宇抛出的台风级绝对不是攻击潜艇,因为按照李宁宇的要求,最大的潜深至少300米,水上航速:6…8节,潜行航速:10…15节。

吨位是攻击潜艇的十倍,自然在续航力上有了保障,直接达到45天,吨位大了每次携带的食物就多了,直接可以够一百人维持180天,也就是半年的时间,不过这么庞大的潜艇,防御力却十分有限,唯一能抵御攻击的方法就是下潜、下潜、在下潜,直接潜到一个敌人够不着的深度,在发动攻击。

所以说,李宁宇要求研发设计的台风级潜艇,不是单纯的攻击潜艇,而是一个适合在深水区战斗使用的利器,可用于反潜作战、情报侦察、监视,还能运送一个连队编制,上百人的特种作战分队。

同时,台风级潜艇上,还有六个垂直发射口,这一点让很多科学家困惑了,因为潜艇一直以来都是在前后两端布置鱼雷发射口,垂直,打什么?

备注:关于重机枪数据的错误,重机枪的58毫米口径改为18毫米,抱歉!请大家体谅!!!

第三三二章:台风级战略潜艇(二)

垂直发射口,其实这一点李宁宇主要是为将来的导弹做准备,不过目前只是用来发射鱼雷,但设计的科学家们非常爱钻牛角尖,无奈之中,李宁宇给出的答案是,在潜航至攻击目标的下方发射鱼雷进行攻击。

这一点,并没有得到科学家们的赞同,可是又无法说明这样不可能,不过在未来的十多年的时间里,远东第一代台风级战略潜艇,还真的没有用垂直的发射口,击沉过几艘目标战舰,但是却在导弹技术成型之后,远东集团直接进入了潜射导弹的行列。

而那个时候,各国还在研发导弹的阶段,也正是因为台风级的出现,远东海军一个新的战斗序列诞生,那就是战略潜艇编队,也正是因为这只编队,为远东集团站在世界的巅峰,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同时在之前的一段时间,充分发挥了自身庞大吨位的优势。

从此,远东集团潜艇编队也有了一个更明确的划分,攻击潜艇主要在近海作战,而战略潜艇则是潜伏在深海,伺机而动,后发制人。

台风级战略潜艇虽然有很多的优点,可是缺点也不少,首先就是由于艇身过大,肯定容易被发现,其次就是建造、维护费用也要比攻击潜艇要高很多,所以一切注定都要依靠经济为支持,所以第一期李宁宇没有计划大量生产这种潜艇,最后就是动力,目前柴油加蓄电池的混合动力,已经成为潜艇的专用动力系统,可是在给这么大吨位的战略潜艇提供动力,那么绝对是一个难题。

台风级战略潜艇的计划,早在远东z…2型攻击潜艇开始生产之后,就已经开始研究了,时间足足用了三年之久,按照李宁宇的最特殊设计要求,使用非双壳体,在内部设备上,使用了最新型的雷达系统和用于观察艇外状况的瞭望系统。

然后就是配备6个通讯频道,分别是:1个超低频信道、3个超长波信道、2个短波信道,为了配合这一点,远东还在菲律宾、朝鲜、海参崴、夏威夷、阿拉斯加州、索马里等多地,建设了十多座长波电台,可是尽管超长波电台能够将信号传播的很远,但在南半球以及大西洋的西部再就是美国的东海岸和太平洋东部地区,长波的信号可能还是会接收不到。

同时除了建立长波电站,还建立了多个超低频无线电收发站,这种远东最新的无线电站发射的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