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4页)

听到这样的意见,哈米德二世立即眼前一亮,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光明,因为在俄土战争时期,奥斯曼帝国就曾今找英国寻求帮助,并且主动挑起英俄之间矛盾,最后还故意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

果然,一段时间之后,英国当局就不能容忍沙俄帝国企图单独吞并土耳其,在英国首相本杰明的命令下,英国人把地中海舰队开到了金角湾,当时英俄之间的大战,那直接就是一触即发,最后还是在俾斯麦的调解,英俄制定了共同宰割奥斯曼帝国的计划。

不过也就在这样的事件之后,奥斯曼帝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为著名的西亚病夫。

不过这次,哈米德二世学聪明了,他可不想在失去更多的控制国与领土,特别是巴尔干半岛地区。

不过从19世纪中期之后,与奥斯曼帝国齐名的奥匈帝国,也开始渐渐放弃海上的霸权,转向了陆地领土的争夺,也是第一个将巴尔干的西北部地区直接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巴尔干地区长期是各大国觊觎的对象,沙俄帝国更是自从15世纪之后,一直打着解放斯拉夫人的旗号,长期在巴尔干地区周边争夺势力控制范围。

所以,巴尔干地区曾今多次遭到当时世界各大国的轮流统治,而在这些帝国的统治之下,巴尔干地区的各国人民,长期饱受民族歧视和宗教压迫,其实一切都是因为巴尔干地区,位于欧亚大两洲的接壤之处。

位于欧洲的下腹部,直接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部位,战略位置自然十分重要,同时,这里民族众多,而且十分复杂,宗教也多样化,自14世纪开始,这里就是欧洲的大火药桶,随时都会引发一场大混战。

所以在曾今一段时间里,一段不足一百年的时间,巴尔干地区前后就发生了七次重大战争。

大国争夺的焦点,分赃谈判的砝码!

可是每次的战争,最主要的受害者就是巴尔干地区的平民百姓,大战之后,巴尔干地区首先遭到欧洲各大国的集体瓜分。

所以有一段时间内,欧洲各国的边界不断改变,特别是1912与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结束之后,原本归属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巴尔干属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黑山,5个国家遭到了分割,从而在一战结束之后,奥斯曼帝国就与奥匈帝国同时崩溃,巴尔干地区又引来了一次争夺战。

欧洲大国们又开始趁机扩大自己的疆土,战胜国接纳新的领土,失败退回自己的境内,而整个巴尔干地区却是生灵涂炭。

找英国人帮助,这一点哈米德二世同意了,可是该如何去说明白这些问题,又成为了下一个难题,毕竟哈米德二世可不想解决了一个问题,又自找上了另一个难题。

总之,又要跟远东集团解释清楚这件事,又不能给英国人制造任何机会,所以讨论仍然在进行中,不过此时远东军团车队已经全部离开了赛拉特山,正在前往边境城市欧谢拉,在下山的途中,没有在遇上伏击与地雷,不过此时已经是夜晚,沙漠的夜晚。

第三五零章:沙尘暴之暗藏杀机

沙漠的夜晚不可怕,可是沙尘暴的夜晚就不一样了。

虽然在特种装甲车的开路下,没有在遇到地雷与伏击,可是天公不作美,下一个自然灾害出现了。

沙尘暴的天气一般是发生在内陆的沙漠地区,而远东军团车队在离开赛拉特山,前往边境城市欧谢拉的途中,就要经过这样的一段路程。

冬季干旱少雨,气温开始回升,这些都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天气条件,地面的单流体逐步发展成为云团或飑线,让沙尘暴可以发展,并不断加强尺度,只要稍稍出现有利的风速和地形条件,沙尘暴立即形成。

就在夜幕彻底降临前,远东军团的车队行驶在前往欧谢拉的途中,此时每在前行一些,外面的风似乎刮得更猛烈,而沙石敲打着车辆外壁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次数更加的密集起来,就像是一个个钢弹与冰雹。

坐在指挥车上,李宁宇已经紧眉促坐着,而铁兵也异常的忙碌,因为步话机中,不时就会有车辆通报,在风沙中车辆玻璃损坏,已经前方路况的时时报告,现在负责为车队开路的是勇士二号与三号,勇士五号负责押尾。

“报告长江,我是勇士二号,我们现在的位置在车队前方5公里,这里的能见度不到三百米!”

“长江收到,勇士二号注意控制速度,注意安全!”听到前方传来的最新情况,铁兵随后给予了回应。

而听到前方报告,只有300米不到的能见度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