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 (第1/4页)

满清的檄文看了起来。

“春秋至今,九世之仇,宗邦之义,神明华胄……遂因祸乱,盗我神器,奴我人种二百六十八年……昔三桂启关,汉家始覆……昔我祖黄帝,肇造中夏,奄有九有,文化彬彬,独步宇内,煌煌史册,逾四千年……四方猛烈,天下豪雄,既审斯义,宜各率子弟,乘时跃起,云集响应……”

附兴汉歌:地发杀机,中原大陆蛟龙起,好男儿,濯手整乾坤;拔剑斫断胡天云。复我华夏,完我自由,家国两尊荣。乐利蒸蒸,世界大和平,中外福乐无垠。好男儿!撑起双肩肩此任!

看完长长的一篇讨满檄文,李宁宇只是摇了摇头,因为完全就是一副反清复明的口气,难怪最后革命的胜利果实,会被袁世凯这个老东西给窃取,最后导致国内军阀割据,使得百姓更加苦不堪言。

一根烟抽完,接着又是一根,在半包烟抽完之后,李宁宇明白国内的局势,已经到了不容迟疑的时候,于是他才提笔在电文的背面写道:“命令!东北野战集团军抽调一个整编师,在东北三省与京津地区待命!”。

“命令!从朝鲜抽调两个师在东三省境内待命,台湾、琉球各抽调两个师,由南海舰队辅助运输兵源,从闽浙地区登陆,在上海以及江西地区周边待命,南亚抽调四个师兵力,分别在云南、广西周边待命!”

“各部均属编入远东特别派遣军,任命张作霖为军团司令,孔小平为军团副司令兼参谋长,蔡松坡军团副参谋长!”随着这道电文发出以后,收到新任命的孔小平与蔡松坡,在前往利雅得的途中就乘车返回达曼,他们两个准备从这里乘坐远东军舰返回亚洲,但最快需要20天的时间,好在可以用无线电交流事态进展。

第四二四章:政治力量还不成熟

除了临时从各部征调十一个师,十余万人的兵力部署以外,李宁宇还再次给光绪发出了一封电报,这次的内容主要是告诫光绪皇帝小心袁世凯,并且用了此人天生反骨来描绘袁世凯。

这一连串的事情变故,自然引起爱德华七世和杜勒阿齐的注意,不过李宁宇只是用英语简单的跟他们说了两句,就不再多说了。

而关于国内的情况,爱德华七世多少知道一点,毕竟英国在华还拥有大量的租借地。

但接下来的话题,显然就不同之前,建设非洲大动脉的事情,还需要一方的同意,按照李宁宇的计划,等到他前去柏林迎娶威廉二世的女儿,路易斯公主的时候在商谈。

所以李宁宇和爱德华的话题,全部都转到了国内时局。

在李宁宇还没有重生晚清之前,第一次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已经出现,虽然这些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但李宁宇现在还没有办法去改变,所以在林则徐大人在虎门销烟之后,英国就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后由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当局议和,同时签订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

其中的主要内容就有割让香港岛,全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地通商口岸,并且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赔款2100万银元,最后分24年付清,减免英国商人在华境内,进出口货物的税率。

不过谈到这里,李宁宇自然就顺势提出了香港与澳门问题,这件事在南亚战争中,李宁宇就与爱德华七世有过一番商议,可是在最后,因为葡萄牙不愿意放弃澳门的殖民权利,再加上当时与法国之间的战争,处在重要的关头李宁宇就暂且搁置不谈。

不过现在爱德华七世谈起了国内的局势,李宁宇就主动说道:“目前国内的局势,似乎晚清政府已经控制不了,所以你们英国方面也要早作准备呀,不然到时候有些事情就不太好办了!”。

“呵呵,李,我想在这件事情上,你最为关心吧!”爱德华的话中话,李宁宇知道,可并不理会。

而是反问道:“爱德华老哥,如果革命党推翻了晚清政府,那么他们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觉得是什么?”。

李宁宇这样的反问,让爱德华瞬间卡住了壳,因为如果革命者推翻了晚清政府,必然就要否定之前的所有条约,这一点是英国不能答应的,但对于革命者的能力,爱德华七世并不看好,所以他只是笑呵呵的说道:“只要没有你们远东在暗中帮助,这些革命军翻不了多大lang!”。

“哦,你真的这么确定?”李宁宇一脸坏笑的说道。

“难道不是吗?”爱德华也学起李宁宇反问的语气,但李宁宇随即的摇头,让他心中咯噔的一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