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 (第1/4页)

“统一国家”、“救国救民”、“保卫共和”多么好听的口号!

伴随着革命者对袁世凯的让步,最后却只能换来灾难性的打击,满腔悲愤的革命者,最后只能率领残存的部分力量仓猝逃亡国外。

那些助纣为虐的进步人士,最后也倒在了袁世凯推行的封建暴政面前,吓得目瞪口呆那都是轻的!

可是他真的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历史进程吗?

当然不行!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已经识破了他的真面目,满口仁义道德,背信弃义、食言自肥的封建卖国贼,最后的下场就是必自毙。

第四三四章:我的地盘,听我的!

端佟回国的消息,是李宁宇针对国内局势计划的一部分,但所占有的比重不高,他只是向传递某个错误信息,让国内某些人提前展开动作。

果不其然,就在光绪帝下诏表示愿意接受退位,但提出若干条件后,袁世凯再也坐不住了,他开始了武力逼宫,但也就是北洋新军与北京城禁卫军展开战斗的同时,由孔小平率领的远东兵团,立即开始由北之下。

而国内的局势,也让一直忍的很辛苦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迫不及待起来,可最后等待他的却是致命一击。

世纪之战以后,远东分别在东北地区和外蒙古、外东北地区,建设了四座大型军用机场,而这些让各国看不懂的东西,终于在沉默中愤怒爆发。

袁世凯的武力逼宫算是很巧妙,他依然用调防等冠冕堂皇为借口,但是地球人都知道,只是不愿意点破,特别是革命军方面,因为只要袁世凯是对革命有帮助就行。

但是远东兵团的从北而下,打乱了一切平静,再加上沙俄帝国在北部地区的连番动作,亚洲再次掀起了巨大的战火,而这次远东依然还是主角,只不过配角从沙俄帝国一个,增加到三个或者说四个。

革命军一直都在南方地区,而袁世凯把持着北部地区,在确定远东兵团由南下后,袁世凯再也没有退路了,而他一生的悲剧,也即将走到终点。

为了配合袁世凯的逼宫,南方革命军也警惕起了在南亚地区集结的远东兵团,但是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情,南方地区中,并不是所有地域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就像福建与浙江两地,一直都既不属于北方派系,也不受命与南方管辖。

也真是因为有了这个支点,李宁宇才有了完整的全盘周密计划。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因为长江的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是亚洲第一。

发源于青藏高原,从西到东约3200公里,由北至南960多公里,河流经过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然后流入东海内,整个全长6400公里,成为世界第三大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河。

虽然长江的平均水深在10…40米,也有部分水段深度超过100米,但由于长江口深度只有10米左右,远东黄海舰队行驶在长江中的战舰,一般多为小型护卫舰以及驱逐舰等,但在世纪之战以后,李宁宇就命令远东海军二年内建造300艘驱逐舰。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也不知道李宁宇是怎么想的,可是在革命起义爆发以后,整个长江流域巡弋着上百艘远东各类小型舰艇以后,所有人都被李宁宇前所未有的前瞻战略所钦服。

当然在这个时候,李宁宇不会傻的站出来说,这一切都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对于海军体系中,中下层军官的钦服,李宁宇倒也很受用,于是封锁、控制整个长江流域,自然就转变成了远东的杀手锏。

远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自己独立建造的华夏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2800吨…3100吨,满载排水量:3500吨,舰长150米,宽13米,吃水3。5…4米,主要火力系统为:主炮,五座双管127毫米高平两用火炮,鱼雷:五联装533毫米发射管2具,防空火炮:双联40…50毫米机关炮3座,单管20毫米机关炮10座,采用双轴推进装置,产生功率:56000…60000马力,最高航速:33节…35节,最大巡航能力:13000海里,舰员:300…380人!。

在计划建造300艘华夏级的时候,李宁宇当时有着几个考虑,第一:世纪之中后远东获取了大量战争赔款,这笔钱自然要用在该用的地方,当时远东海军的战斗序列,主要集中在亚洲,而非洲与美洲地区海军几乎处于极低水平,所以建造海军战舰成为必然;

第二:当时远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