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 (第1/4页)

再加上德国在建造技术,显然胜过英国人的建造技术,德国战舰配备的穿甲弹,就装有定时信管,这样穿甲弹穿过英国战舰外壳以后才会爆炸,具有很大的破坏力,而英国战舰的炮弹往往一碰上装甲就会立即炸开。

再加上英国海军方面使用的火药,存在着易燃易爆的问题,同时英国皇家海军在运送弹药时,一般不主动关闭弹药舱的大门,这也是一个致命的失误,因为比起德国海军在防火系统方面上下的功夫,德国海军比英国海军优越得多。

其实德国人之所以这样做,也是英国人教会的,在一战陆地战中,德国人渐渐注意到了弹药储藏室和弹药输送机器也可能导致弹药库发生大火灾,所以立即对这两个部分进行了封闭改装,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人的炮弹只会在德国战舰的炮塔里爆炸,并不会引起进一步的损害,已经防护到位的垂直信道,能够防止火势下窜到战舰的弹药库。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让英国皇家海军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至少在日德兰海战中损失了三艘战列巡洋舰,主要都是由于德国战舰发射的炮弹,最后在英国战舰的炮塔里爆炸,引起了下至火药甲板的一系列炸药爆炸事故。

可是德国海军战舰却没有一艘,因为这类缺陷而损失战舰,当然不同的地方还有很多,其中就有双方在运送发射药包的时候,所使用的容器也有很大区别,德国人对发射火药一般用金属容器封闭运送,而大大咧咧的英国人,仅仅只用蚕丝口袋包裹起发射火药。

要知道,德国战舰的上甲板,在长射距离的炮战中,能够提供较好的防护力,就算是鱼雷在它们战舰加固的舷侧爆炸,也只能造成较小的损伤。

同时还有一点,就是德国军队在通讯信号技术、侦测敌方战舰和夜间海上攻击的设备方面,也都大大超过英国主力舰队之一的本土舰队,而英国海军的设计师们,几乎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战舰的速度和大口径大炮研究上,这样必然导致忽视了战舰其它的必要改进,不过在这次海上战斗中,英国皇家海军也一点点意识到了自己的明显缺陷。

于是在1907年3于3日下午,已经提前到达挪威以东,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的英国本土舰队,与沿岸突袭英国本土的德国袭击分舰队相遇。

这次日德兰海战,德国海军的战略思想是按照舍尔海军上将的计划,在奇袭中通过任何可能的时机,对担负监视和封锁德国海岸的英国海军力量,进行必要的奇袭攻击,同时对大不列颠海岸的布雷和潜艇展开攻击,只有达到杀伤大量英国本土舰队,才能实现最后计划。

所以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批歼灭英国海上力量,这要能一步步将成果累积到双方海军实力相当的时刻,德国海军舍尔上将才会集结所有德国海军力量,尝试寻找一个对英国海军不利的战机,实施他的大舰队海上决战。

但是由于英国人的作战计划就是直接找德国海军决战,所以负责偷袭英国本土沿海的德国海军上将希佩尔,在遇到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以后,还没有等他诱敌深入,就发现自己已经被包围了,所以他当时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走为上策,因为不立即逃走的话,就要面对三个方面而来的英国皇家本土舰队。

但是德国海军上将希佩尔却做了一个无疑是自杀的决定,那就是向英国本土舰队进攻,要知道德国公海舰队只有18艘主力战列舰,而英国本土舰队拥有33艘战列巡洋舰。

并且英国本土舰队司令官杰利科,这次亲自率主力舰队正在德国海军上将希佩尔指挥的分舰队西北方向,双方相距不过60海里,如果此刻希佩尔和英国本土舰队交上火,必然吸引周围所有的英国战舰。

但希佩尔这样做,目的就是要挑起英国人的怒火,随后在渐渐主动示弱,将英国本土舰队引向德国公海舰队主力的方向,面对着庞大的英国本土舰队战斗群,德国海军上将希佩尔似乎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英国战舰庞大的火力和高移动速度。

而收到消息以后,英国海军本土舰队司令官杰利科大喜,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舰队,完全有十分把握歼灭出现在前方海域上的德国分舰队,就算对方是鱼饵也无所谓,只要他速战速决,一口吃掉这个鱼饵,白白损失的只有德国海军。

第五三七章:日德兰海战(二)

就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海战,正在开始发生和酝酿中。

德国公海舰队总共拥有101艘海上战舰,目前分为两个战斗编队,一前一后由南向北方向行驶,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