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 (第1/4页)

可能是运气好,也可能是其他原因,英国海军本土舰队没有带来潜艇,而德国海军的潜艇编队几乎都投入到了无限制打击协约国的运输线去了。

不过在随后的海战中,英国海军水上飞机母舰厄嘉丁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别看这支排水量不过1800吨的战舰,无论是从外形尺寸上,还是动力系统上,或者战舰的最高速度上,都没有法子给远东海军东北航母战斗群造成威胁。

可是这艘原本主要任务是侦查的战舰,不是在用它装备的2门4英寸火炮和1门高射炮,起到主管重要的作用,而是厄嘉丁号载机的4架水上飞机。

英国海军本土舰队的厄嘉丁号,原本是在日德兰海战中跟随英国舰队司令贝蒂的侦察舰,但是由于一架水上飞机发生故障,导致第一天的海战中途返回,第二天再次返回的时候,在进行侦察任务的同时,被英国海军上将贝蒂调派向远东海军东北航空母舰战斗群,发起直接打击。

虽然四架舰载飞机能起到的攻击力有限,可是在当时,却对没有任何反击能力的远东海军东北航母战斗群来说,起到了致命威胁,一旦英国海军的四架舰载机,投下的炸弹击中了远东航母的飞行甲板,那么正在战斗的一百其实余架舰载机,最后都无法安全降落。

因此,在这次突然事件发生以后,远东海军总司令刘清辉只好下令,部分舰载战斗机返航,连同部分轰炸机一起,所以就让英国海军本土舰队的轻巡洋舰队有了一个喘息的时机。

随后不久,就在远东军团与英国海军本土舰队激战一个小时左右,本土舰队的主力战列舰编队开始鱼贯出港,在即将面对英国海军本土舰队的全部主力战舰时,刘清辉只能下令所有远东军团战舰和舰载机立即退出战斗。

从而,英国海军本土舰队从这次被围的危机中,一点点自我拯救出来,不过此时英国海军本土舰队的损失比起第一天,足足大了一倍。

然而,在收拢远东航母战斗群的全部战斗力以后,刘清辉随即命令二十五分钟后,发起第三波海上攻击,不过这一次,已经不是包围、堵截英国海军和德国海军。

其实,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完全有力战远东海军和德国海军的实力,不过他们的两艘轻型航母都没有派上大用途。

特别是坎帕尼亚号航母,那是一艘排水量高达18000吨的航空母舰,上面已经搭载了30余架舰载飞机,可是在第一天的日德兰海战中,坎帕尼亚号航母在跟随英国杰里科分舰队,为其提供侦察任务的时候,同样也是由于机械故障最后中途返回,这最后导致了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海军方面最后彻底面临不利局面。

作为英国海军的两艘航母,厄嘉丁号与坎帕尼亚号,在战斗紧要关头同时出现故障(一个是舰载飞机故障,一个是母舰本身出现故障),这就表明了当时英国海军对操作这类军舰缺乏严重经验,并且不看好航母的战斗能力十分明显。

第五四七章:日德兰海战(十二)

第二天的日德兰海战,此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远东海军航空母舰编队,采取了主动进攻英德两国海军舰队,这也让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了质的改变。

但是远东军团既不是同盟国集团,跟不是协约国集团,而是代表第三方军事力量,因为就在英德两国军事部门收到报告以后,马不停蹄就将这一新情况汇报给各自的元首。

当时威廉二世和爱德华七世的脸色瞬间由白变青,最后都变成了灰色,让身处在一旁的两国军事大臣,冷汗狂飙,但并不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因为日德兰海战发生于春季的三月。

不过在两国主战军事大臣的劝谏下,威廉二世还是和爱德华七世做出了两个不同的选择,从德国海军公海舰队的损失通报上看,远东海军似乎并没有下大力气进攻德国舰队,而是将所有的攻击倾泻在英国海军的身上。

这样无形中暗示了威廉二世,让他聪明的做出了一个暂时按兵不动的选择,而身为世界第一海军霸主的大英帝国,威廉二世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尊严,以及大英帝国的脸面,再加上在场大臣们的怂恿,公元1907年3于4日下午16点16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向远东集团宣战。

随后一个小时以内,其他协约国中法兰西帝、比利时王国、意大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希腊王国、葡萄牙王国,六国向远东集团宣战,但是却奇怪的少了唯一地处亚洲大陆的沙俄帝国。

而这一点,只有部分国家的元首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不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