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 (第1/4页)

在北海进行一次海上演习,具体会多久暂时不知道,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十年,总之,无论是战舰还是商船统统不能过。

其实这样做,李宁宇还是冒着一些风险,可是一想到随后战胜国方面,就会对德国当局提出了十分苛刻的要求,李宁宇还是坚持了去大干一场,而协约国集团也很聪明,要求德国海军舰队在十一月十三号前启航驶往英国军港,进行拘留,如果德国海军战舰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战胜国就将出兵夺取黑尔格兰岛;最后将德国海军舰队击沉在港口内。

这一点对于新的德国当局来讲,如今任何形式的战端重开都是他们的政治灾难,可当时人人都知道,就算没有远东海军的封海,想要按时达到拘留地点,也是在强人所难,因为短短一天的时间,分散在各地的德国海军舰队,是不可能完全到达。

而当时一切权力归工人士兵委员会的德国当局,大部分的海军军官已经丧失了许多的指挥权力,而拆卸战舰上的火力配系,也不是一件简单和轻而易举的事情,这里面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可当时德国海军的兵员严重奇缺,这都是在德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大量的海军水兵都离开了舰队,去闹革命了。

虽然德国当局还经过了一场艰苦的谈判,最后德国人又争取到了一天的时间,但两天时间还是远远不够,因此,不得不将大型战舰上,许多昂贵的火炮、设备按非正常程序拆卸,有的甚至只好丢入大海,得知这一切以后,李宁宇心中痛楚连连,但他当时也不好多说,而另一项工作远东军团欧洲情报组,已经开始展开了。

虽然这次战争德国失败了,可是作为德意志帝国海军上将希佩尔,却拒绝率领自己的海军舰队前去英国投降,所以负责这次行动就落在了德国海军少将罗伊特的肩上,但作为一个职业军人,这样的命令,都是一次勉为其难的任务,罗伊特的心情是可想而知。

率领自己的海军舰队,去别国投降,这对于一名军人来说,是何等的耻辱!对于一个国家,同样也是一种羞辱!!!

第五六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三)

可德国海军少将罗伊特再不情愿,他还是要为自己的祖国服务,心中再不情愿,他还是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

正如他在报告中所说的:“个人的感情只能往后放一放。”

然而,在罗伊特的心灵深处,一个大胆的计划已经在酝酿和形成,而这个计划的另一方联络人,就是远东军团欧洲区情报人员,所以罗伊特在他的报告中写道这样一句话:“在任何一个小小的违规操作中,就可以还我们真正的自由,我们可以想怎样处置我们的军舰,就怎样处置,我们甚至还可以沉掉它!”。

十一月十三日,新任德国海军上将路德维希,在接任了德国海军公海舰队的指挥权以后,也就是他上任的第一天,德国公海舰队开始起锚,直接踏上了艰难的不归之程,按照计划计划,十一日他们将与协约国集团的押运舰队在北海附近海域会合,负责和协约国谈判的德国海军少将莫鲁尔,告知协约国一方,第二天将有一支规模可观的协约国舰队,届时“恭候”德国公海舰队的到来,而这所谓规模可观的协约国舰队,主要是由英国的皇家海军、法国的一个小型战斗舰队,以及其它部分战胜国军舰所组成的庞大舰队,共计370艘各类舰船。

协约国之所以集结这样多的战舰,完全是想强行通过被远东海军封锁的欧洲北海,在十二日的上午八时三十分,按照英国皇家海军将领贝蒂上将的命令,战败国德国海军公海舰队以一字形单列队形,在体型渺小,却悬挂着气球和风筝的英国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引领下,开始鱼贯驶入预定的海域,可是这也让在此待命的押运舰队如临大敌。

虽然他们都知道德国海军战舰,武装已被解除,但协约国的舰只依然荷枪实弹严阵以待,以防万一出现的突发事件,因为德国海军公海舰队,是一支看似强大,战时令人生畏,降时令人可叹的大型海军舰队!

在这一天,似乎老天爷也理解这一行动对德意志民族意味着什么,为此还洒下垂怜的浓雾,遮掩住这悲剧性屈辱的一幕,而李宁宇的恻隐之心也动了,虽然心中表示出一丝怜悯,但他还是坚决按照计划进行。

事后,就连英国海军将领贝蒂上将,也在自己的回忆录写道:“当时情景令人伤感,实际上,应该说是可悲的一幕,因为可能在某一天,我也要做同样的事情。”

但是没有想到英国海军贝蒂的这句话,竟然在十一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了事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