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许楠玉也不急,轻笑:“我也就看这盒子装印章瞒合的,这样吧我出一千五。”一下子加太多难免起疑,五百不多不少,刚刚好。

两夫妻果然犹豫,最后由男人拍板,成交。

到银行银货两讫,出门右拐,上次那个跟他买小人书的老者正笑眯眯的看着他。指指那盒子。“给我看看吧。”

选了茶楼要了包厢,许楠玉把梳装盒放桌上不好意思笑笑:“小子对老先生的眼力可是配服。”他是再三观察才确认,那边隔了老远才看两眼就看出锚头了,这姜还是老的辣实是不假。

老者直接翻看梳装盒,对那方鸡血印完全不感兴趣,看完点头。“不错,这是晚清出品的精品梳装盒,用料讲究这漆器浑然天成,雕刻手法有北方的影子,应该是当时京城最流行的款式。不过保养的不是很好,应该还有一方小铜锁,底座也有刮花,品相若好,价值在二十万以上。这样吧,我也给个整价,十万。”

十万不多不少,若是再少一分许楠玉还有讲价的空间,可这价刚好卡在那点上,要抬价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只得苦笑。“老先生每次出价都是这么的没法让人拒绝。”

这是变相的认同了。再跑趟银行,银货两讫,临行老者给他张名片。名片上只印着李振生三字和一个电话号码,其余什么信息都没。许楠玉小心翼翼收了,因为他清楚,像这种名片才是真正大佬级人物的,一个名字就代表了所有,够牛叉吧?

跑回古玩街把印章以一万三的价格卖了,就拿这一万三到商场买了台手机,再添了两身行头,又添了些七七八八,出门时一万三的现金就花的差不多了。

瞧时间还早,若一思索直接搭车到市内重点高中。向门卫报备找‘林黛玉’‘林儒玉’,一个读高三一个读高二,正是林国的二儿子跟小女儿。

只是林黛玉可一点都不‘林黛玉’,剪着个帅气短发,穿着长裤,一身精练装束,听说还是跆拳道大姐大,见着的人无不说,浪费了她那着精致的脸。

“黛玉姐。”等在大门口的许楠玉乖巧的叫。

“原来是小玉找,进来吧。”她住女生宿舍,不好带男孩子进去,就近寻了小卖部的休息区给他买了瓶软饮问:“小玉来找我有什么事?”

“也没什么事,就是来看看。黛玉姐跟儒玉哥要是有空就回家一趟,商量下我妈跟林叔叔的婚事。”

“小玉不反对了?”露齿一笑,虽然她没回去,但消息还是很灵通的。

尴尬一笑。“很多事情想通了。林叔叔是个好人,妈妈跟他会幸福的。”

带眼镜的林儒玉跑来,拍定下星期六回家商量,许楠玉告辞,向家里报备了这一消息,便掰着手指算日期,其间又到古玩街赌了两次,一负一平一涨,就赚了点辛苦费。

等到星期六把婚期定在农历12月18,放下心口一件大事,隔天又到古玩街碰运气。

逛了一圈毫无所获,拐进文书店铺,跟老板打了声招呼取了些仿古书籍看。这古玩街各店铺老板他差不多已经混熟了,各老板也是对他多有照顾,瞧他小小年纪就这么出众,外送‘小公子’称号。

“小兄弟…”

许楠玉抬头,不足三十岁的男人叫他,手上抱着个布包,穿着还是颇为讲究的。“有事?”

“我想出售一些古书。”

赶情把他当店员了。瞧瞧四周,起身。“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跟我来吧。”出了街角找间茶楼到雅间,吩咐上杯好茶。示意他把东西放桌上。“给我看看。”

男人一边解布包,一边解释道:“这是我爷爷的爷爷的收藏,一直在家里宝贝似的收着,要不是家里需要钱急用,我也舍不得卖了它。”厚厚的包裹下是六本古书,保存的还算完好。

取来热水洗静手,再擦干净,从上至下开始翻阅。都是晚清的古文手抄本,纸张墨汁用的较好,笔迹则有二王骨架,看的出来也是位颇有文才的书生。看到最后一本,眼神隐晦一亮。“都是些晚清手抄本,还真有专收这类文书的人,市面上价值一万到两万不等。你开个价。”

“小兄弟你看呢?”

轻笑,指着上面五本。“这五本我出价一万二一本,最后一本高些,两万。”

“最后这本是我爷爷最喜欢的,总会忍不住拿出来瞧瞧。”

上面五本翻阅的痕迹比最后一比要淡的多,再有笔迹墨汁,不难看出价值最高的是这最后一本。“这最后一本是好些。”

“那这价钱?”其余五本他其实找人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