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名利之外,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张仪追求天下一统,而公孙衍追求以一强国统治诸小国。

在这种问题上,宋初一恰与张仪站在同一立场。

秦国从公孙衍的路线猜测到他的决定,满朝上下皆有些惊讶,在几个月前,他还率领秦国大军屠魏军十万人马,仿佛十分痛恨魏国的模样,怎么又决定事魏?

然而不管公孙衍怎么想,对于魏王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十万人马,在魏王的眼中不过是代表着军事力量的数字,公孙衍有能力一举削掉十万人马,魏王欢迎还来不及,绝不会拒之门外。

公孙衍低调入魏,他满心以为能够替掉尸位素餐的公子卬,坐魏国丞相的位置,却得到一个于他来说很不好的消息:就在两个月以前,公子卬染疾卧病,已经向魏王辞了官位,在家闭门养病,新任丞相是田需。

田需有名声在外,但若说名声,他尚不如惠施。田需在魏国为官,主张亲楚攻秦,他对楚国的态度使得他这些年得到许多楚国权臣的支持,公子卬退了下去,他则由外邦力量的推波助澜,成为新任丞相。

魏国丞相没有左右之分,只有丞相与外相,却并不像秦国那样一个负责对内一个负责对外,所谓的外相,大约就是挂个名号参谋内外政务,而实际上手里没有任何实权,也根本做不了任何决定,真正的机要大臣,只有丞相。

公孙衍看重的自然也是丞相之职。

不巧的是,他从前在魏国为官时便与田需不合,最后上奏简建议革新军队体制被魏王驳回,其中就有田需很大的“功劳”。

公孙衍在大梁租了一处宅子猫着,关注各国动向,想伺机寻找机会挤掉田需。

卷三 息于陌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第262章 看紧死老鼠

想撼动田需在魏王心中的地位,必须从根本入手!而田需的根本,就在于楚国。

很快,公孙衍便有了机会。

五月中旬,他得到消息,田需说服魏王联合楚国抗秦,楚国派出的使者叫陈轸。

陈轸亦是纵横家,与公孙衍是旧交,虽昔日相处不过短短时间,但志趣相投,互相引为知己。于是公孙衍寻了个合适的时机,毫不避忌的去驿馆拜访故友。

他到了驿馆,请人去通报,正在门旁等候,却察觉巡街之人比平时多出两倍不止。

“哈哈哈!”未见人,便闻门内一阵爽朗的笑声。

公孙衍回头,正见一名短髭青袍的中年人大步走了出来,白皙的面膛上满是笑意,“几年不见犀首,别来无恙?”

“陈兄!”公孙衍皱了几个月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走,我们故友数载不见,必要痛饮几爵!”陈轸侧身请公孙衍入内。

“善!”两人并肩进门,公孙衍询问道,“巡街忽然增多,陈兄可知何故?”

陈轸摇头,“我清晨还问驿馆官员呢,他们似乎也不知道。”

故人多年未见,有一肚子话要说,两人便将此事略了过去,兴致勃勃的聊了起来。

而此时,着一个戴着斗笠的中年男子来到外相府的门前,他抬头看了一眼匾额,面上浮起一抹与沉稳面貌不符的狭促笑容,取下斗笠,抬手敲了敲大门。

偏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老叟探出头来,“客人打哪儿来,可是要拜访我家主人?”

那人却不拘礼,笑道。“哈,快快告知你家主人,他寻的人来吔!”

老叟听闻此言。不禁拖着不便的腿脚迈出来,仔细打量来人,之间他一袭青灰色广袖袍服,身形高大,眉目疏朗,髭须未有刻意打理,却丝毫不显得脏乱。反而别有一番随性潇洒之态。

“原来是庄子!老奴老眼昏花,一眼竟是没认出人来,庄子莫怪啊!”老叟拱手施礼。

庄子双手扶起他,“几多年不见,义伯竟与我拘礼了?快请起。”

义伯原就是惠施府里的仆人。三十年前惠施遭遇山贼,是这老人家拼死把他救了,为此还折了一条腿,从此惠施便待他十分不同,虽为家老(管家)却实际被当做高堂奉养。义伯原没有名字,惠施为纪念他当年的义举,便唤他义伯。

“庄子且侯,我去开门。”义伯欲回身开正门,却被庄子扶住。

“不拘这些。我打这偏门入,那老小子还敢低看我不成?”庄子笑道。

义伯是看着庄子由少年到壮年,对他秉性自然很了解,只是他随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