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对,接着干!”郝土匪大力支持刘海柱的决定,刚才他一个人都没打着,正郁闷呢。

“啊!?”

到了刚才开战的地方,刘海柱和郝土匪又下车了。刘海柱还是提着铁锹,郝土匪还是提着镐把。

三扁瓜连车都不敢下了,趴方向盘上发愁:这俩浑人究竟想干啥?!是不是不打死一两个人不罢休?

刚才的围观群众们还没等散去呢,这俩人就又回来了,真热闹啊!人们都老远看着有没有新的热闹发生,人是越来越多。

刘海柱和郝土匪这俩浑人根本不畏惧群众的眼光。刘海柱在前面倒拖着铁锹走,郝土匪倒拖着镐把一瘸一拐的在刘海柱身后跟着,铁锨头子和镐把头子和油漆马路的撞击声很刺耳,嘎巴嘎巴的响,让人听起来觉得浑身都不舒服。

在这个二月二的下午,这俩人着实的风光了一把。他俩在街上又溜达了一大圈,才离去。街上,一个张浩然的小弟也没了,都吓跑了,连围观群众都噤声不敢大声呼吸,他们的确被这俩人的气势给震慑了。

他俩那别致的造型和亡命徒的范儿,深深的烙在了当天所有围观群众的脑海中。这一天,刘海柱和郝土匪俩人真就立了棍!

如果当时相机、摄像机普及的话有人把这俩人给拍下来,那会是一个多么经典的镜头啊!不过没有相机和摄像机也无妨,因为这样能给后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

此战过后,曾有人做了一句简短凝练的评价:刘海柱一杆铁锨平XX。(XX是我市的名字。)

不知道做这评价的人是不是受当时热播的《隋唐演义》之类的评书的影响,所以才说出了这么雄浑的一句总结语。

可以确定的是,有了“刘海柱一杆铁锨平XX”这句话以后,此事传播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了,而且,被赋予了传奇的色彩,让其它的小混子听起来更加悠然神往。

其实更准确的应该是:一杆铁锨一把镐,一路平XX。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刘海柱和郝土匪俩人一起立了棍,张浩然是彻底被撅了棍。如此看来,架似乎真的没必要打太多,只要打几次能让自己迅速成名的就行了。刘海柱在农村打的那次架,虽然比这次更凶险,但是显然这次更有成就。

其实当天晚上刘海柱还跟郝土匪俩人还砸了张浩然的那个色情窝点,只是张浩然的人早已跑了没能打到,刘海柱只是砸了些玻璃什么的。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

张浩然老师是彻底被刘海柱吓破了胆,跑路了。他没拍死刘海柱的胆子,但他要是留下来早晚得被刘海柱拍死。没有杀人和不怕死的胆子就不要混社会,更别当社会大哥,否则下场一定很凄惨。张浩然老师现在应该是很明白了。

不过张浩然老师再怎么说也是破鼓顶着个响名,虽然被刘海柱追得满街乱窜,但是毕竟成名已久而且拥有流氓弟子弟子三十。所以,他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

在跑路之前,张浩然老师还召集了弟子开了个会。看来传道授业的搞不好就得颠沛流离,即使当年的孔老夫子也是如此。所以张浩然自认为跑路也没啥丢人的,正常现象。

在这个有点悲怆的告别讲演中,张浩然主要讲了以下几点:

“我可能是要去长春,但是还未必真去长春。”张浩然可能是怕小兄弟们走漏风声,所以没敢说得很绝对。

“我如果去了长春,主要目的还是想先把公司开起来,公司主要就是卖君子兰。前段时间我听广播说了,现在国家严禁第一农副产品倒买倒卖,但是对于第二、第三农副产品还没什么限制,这对于咱们公司来说,的确是个机会。现在看,咱们的公司要快点整。”

张浩然研究国策还真下功夫,他这种文化程度的人能理解什么是第二、三农副产品,忒不容易了。尽管张浩然在这次斗殴中是彻底栽了,但是他的商业理念还是很能折服他的三十个流氓弟子的。

“咱们那个点儿最近几天还是先别开了,刘海柱这疯狗说不定哪天还来。等过段时间,咱们换个地方,还是把这个点儿再开起来。大家都注意点儿。我觉得我们这个东西和搞君子兰一样有前景,我过三、四个月回来,我希望我回来的时候,你们已经能开了七、八个点儿。或许将来,咱们全市的男人上街时就连白天都提着个手电筒!”

“为啥白天上街要提手电筒啊?!”张老六不解。

“养成习惯了呗!以后来的顾客越来越多,咱们哪有那么多手电筒啊?只能让客人自己带。”

“啊?!”流氓弟子们都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