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龙若海已经找到了柏工程师。严肃地问道:“柏老师,这个杜队长平时的工作作风怎么样?你不能只说好话,一定要实事求是的说话。”

“我知道,这是大事,不能瞎胡弄。这个年轻人,平时做事是不错的。照理说,他不应该出现这种低级错误。”通过柏老师的口,龙若海已经知道,杜威是一个工作很细致、很实在的人。

就连‘小诸葛’也在一旁帮着杜威说好话。第一次看到他这么认真说话:“大哥,杜队长不是糊涂虫。做事情都是有板有眼的。这种洋相不可能出现在他的身上。”

再走访了几个人,通过大家的介绍,龙若海知道这是一个很纯正的人。为人方正,做事严谨。有这种风格的人,根本就不需要再考虑,是工作疏漏的问题。也就基本排除了这是罪犯留下指纹的可能性。

这样一来,他的心中就有了底。不是粗心大意造成的问题,事情就要好办得多。他走到有点发呆的杜威面前,和声地问道:“你好好回忆一下,勘查现场以后,还有什么人进入过现场。”

“我们勘查现场的时候,来了不少领导。我想劝阻,被那些领导教训了一通。景大队长把我推到一边,领着那些当官的察看了现场。我没有办法,只好停止了勘查工作。

一直等到他们走了以后,才重新开始工作的。”杜威听到龙若海的提问,总算是从震惊之中暂时回过了神。他回忆了一下以后,开始回答问题。

“也就是说,前面这批领导留下这枚指纹的可能性,应该要予以排除。是不是?”“是的。”“现场勘查完毕以后,还有什么人来过吗?”龙若海一边听杜威的回答,一边在脑海中进行快速的推理。

听到这边的一问一答,沈全斌也在点头。这个年青人手上有几把刷子,所问的问题,都问到了节骨眼儿上。

“有的。当时现场已经勘查完毕,尸体也已经运走。我就按照规矩,暂时封闭了现场。后来景少华说县委扬书记要过来看现场,又重新揭开了封条。让我在下面等候,他自己陪同领导上去的。”杜威说话一字一顿,每句话都是认真思考以后,才肯说出来。从他的神态来看,没有虚文。

“是不是就只有这一批人?另外,这批人有几个?”“就这一批人。有县委扬书记,有县委办的谢一录主任。哦,还有政府办的袁同庆副主任。一共就这么三个人。”由于忙着回答问题,杜威紧张的神经有所放松,回答问题的语速也大大提高。

得知范围大大缩小,龙若海也稍许放松了一点收得很紧的神经系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枚指纹应该就是最后那批人,也就是三人之中的某位领导所留。

这种事情必须要快速解决。时间一拖长的话,案件的侦查方向就会发生混乱。对杜威来说,也会成为一个无法抹杀的污点。看到沈全斌再次投射过来的求援目光,龙若海的内心也在发笑。

这个大队长,还真的有意思。刚才那么倔,现在想求人,却又不肯低头。不过,他来不及考虑这些。不争执,不赌气,不抱怨,用结果说话,这是龙若海给自己制定的为人处事方略。到了这个形势下,他当然也不会和沈全斌争上个高低输赢。

要想真相大白,就必须逐一登门提取指纹进行比对才行。但这种事情的后果也非同小可。因为这种举措对当地的官员们来说,确实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

更何况,还牵扯到了县委书记。万一有个意外,如果不能说得出一个子丑寅卯来,就是把省厅刑侦局长郭飞扬找来,恐怕也不好下台。

万一有所失误,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是那几个领导的怒火。特别是其中还有一个县委书记的怒火。

这样的责任,自己这么一个刚到刑警支队工作的警察,能肩负得起吗?自己有必要冒这个风险吗?有必要为一个刚刚认识的警察冒这个风险吗?

再说,他们有大队长在。实在不行,还可以找出更大的领导出面帮着做工作。自己这么个初出茅庐的小警察,何必掺杂其中。

看准了的事情就要去做,这是龙若海的习惯,何况是这种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事情。到了这种时候,犹豫不决肯定是不行的。

想到这儿,他先询问了一下景少华。他想了解那几个领导在现场上的情况,看看能否获取一点资料。如果能知道是谁接触过衣架的话,肯定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捺印指纹的第一命中率。

只是这个姓景的,确实是个欠揍的货。到了这个情况下,他还在为自己抱屈。对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都是一问三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