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么大帅哥。

龙若海则是很早就看到了叶婵娟。从第一眼开始,他就深深地为这个女孩子的纯真所震撼。整个社会都处于一个躁动的年代,象这种不尚奢华的女孩子,实在是并不多见。

他没有上前去打招呼。既没有**,更没有行动。自己这种身份,在这种内慧外秀,楚楚动人的天生丽质面前,还是藏拙一点比较好。

此时,看到自己的男同胞,接二连三的被折服以后,他也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同仇敌忾心理。就这样,他用自己也很一般的英语,稍稍挫折了一下小丫头的傲气。

如果说因为龙若海会说这么一句英语,就能打开叶婵娟的芳心,那纯属是天方夜谭。只能是那种不知生活之真谛的小朋友,意想天开地编出来的故事。

但以此作为敲门砖,两个人开始了交谈,倒也不是假话。小丫头不服气,抢先发动了进攻。轻轻说道:“asmileisthemostcharmingpartofapersonforever。”意思是说,微笑永远是一个人身上最好看的东西。

和这种玉女般的姑娘进行对话,龙若海当然不会拒绝。如何回答得落落大方,而又贴近对方提出的问题,他还是很动了一番脑筋。想了一下以后,回答道:“agoodlaughandalongsleeparethebestcuresinthedoctor’sbook。”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医生手册写道:开怀大笑,睡个好觉,此乃灵丹妙药。这样的回答,不但诙谐有趣,而且十分切题。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生于何年,死于何地?”叶婵娟的问题,一下子由英语对话,变成了历史知识。

龙若海也不怯场,张口就答道:“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是明思宗朱由检。生于一六一一年,殁于一**四年。父亲是朱常洛,母亲为刘氏。崇祯系朱常洛第五个儿子。他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勤勉,同时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最后自缢在煤山的清风明月下。”

接下来,两人时而英语,时而汉语,天南地北,无所不谈。小丫头是千方百计地想考倒身边的男孩。龙若海倒也坦然,落落大方地回答问题。后面再说英语的时候,能回答的就回答,不会的就是虚心求教。

毕竟他的英语,只是在自学研究生的时候,为了学分而闭门造车学出来的。这种能读不能说的英语水平,在叶婵娟面前,只能算得上是刚刚入门。如果硬要不懂装懂,班门弄斧的话,倒反而是适得其反。

至于那些古怪刁钻的问题,他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幸亏平日里杂书看得不少,天文地理,诸子百家,也算得上是博览群书。

他竭尽全力地搜集头脑中的记忆。总算是让叶婵娟这个小精灵,能够得到大体上感觉比较满意的答案。

两人一番交谈以后,相互都产生了一种惺惺相吸、相见恨晚的感觉。龙若海喜欢对方的纯真,幽雅。叶婵娟则是为小伙子的知识广博、举止大方而折服。

晚宴开始以后,不少青年男女都纷纷登台,用卡拉ok一展歌喉。叶婵娟的好友鲁祥云,看到这一男一女依然旁若无人的继续聊天,心中就兴起了恶搞的促狭念头。

她的眼睛珠子一转,就与身边的人联合起来一阵起哄,非要让他们俩登台表演。推辞了好大一会,哪儿能敌得过存心闹事的鲁祥云。闹到最后,面红耳赤的叶婵娟,才在众人的起哄下,和龙若海一起走上台去。两个人联手奉献了一首流行歌曲《心雨》。

台上的歌声尚未消失,台下已经是掌声雷动。有眼力的人都说,小伙子精明能干,女孩儿小鸟依人,这是很般配的一对。

鲁光淦心中虽然也是这么认为,但眉头却不自然地皱到了一处。他知道叶婵娟是书香门第出身,爷爷是远近知名的儒学大家。虽然她家不讲究什么门当户对,但也要有个七不离八才行。

龙若海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家中就那么不到七十个平方的简陋住房。要钱没钱,更没有强大的外力支援。听说有人给他介绍了几个女孩子,条件远远比不上叶婵娟。人家一听具体情况,都是立即就‘拜拜’宣告结束。

再加上知识分子对警察这个行业的偏见,即使小丫头看得中龙若海,‘老夫子’那一关恐怕也不好过。估计是好事难成的多哦。

一面是美好的愿望,一面是残酷的现实,鲁光淦也不好多说什么。多好的一个孩子呵,他在内心里为自己的部下感觉到郁闷,只是独自喝下了一杯闷酒。至于酒是什么滋味,谁也说不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