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1/4页)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宋丹青。这个傻丫头,一直都是在无私的奉献。她心中的愿望,好象只要能经常听到龙大哥的消息,知道心中‘白马王子’的状态,就是一种满足和慰藉。

这次看到与龙若海工作有关的新闻,也就不假思索地略一修饰,连夜排版发表。本以为是好心好意地帮龙大哥张目,没有想到拍马屁却拍到马腿上了。宋丹青越想越生气。

自己连夜把报导发出去,是为了帮龙大哥捧场,为他到一个新单位的工作扬名。却没有想到不受人情反受怪。早晨刚刚上班不久,就被龙若海莫名其妙地痛斥了一通。

“婵娟,你说龙大哥是不是应该这样说我?”越想越气愤的宋丹青,就打了个电话给叶婵娟。

“丹青呀,这事可不是我要帮着龙哥说你。你做的这件事,确实是毛糙了一点。”一番鸣冤叫屈之后,也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支持。那个说话总是温文尔雅的女孩儿,却一反常态地数落了自己一通。

宋丹青越想越觉得亏心。招谁惹谁了?坐在办公室里,被人家小夫妻轮番教育了一下。从出生以来,她就是整个家族争相追捧着的宠儿。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腌臜气?无论是上学,还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也没有人这样数落过自己。

心中越想越后悔,不应该帮着那个没良心的大哥造势。越想越不甘,姑奶奶什么时候受过别人这样的挂落?

“小吴,走。跟我到宁北去。我还不相信哩,只要下劲去找,还会找不到那个石磊的毛病哩?”想到后来,她干脆拉了同办公室的一个女实习生。俩人直接打车,下午就赶到了宁北。

哼,咱谁也不惊动,来上一个民间暗访。查清了事实,到时候看看究竟是谁教育谁?我就不相信还有不吃腥的男人。只要找到石磊一点斑点,我就要你们小夫妻俩的好看。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丹青暗访

想到龙若海在自己面前低头认错的情景,想到叶婵娟会要陪着笑脸打招呼的样子,宋丹青不由自主地‘格格’笑出了声。惹得随行的实习生一阵发楞,以为这个美丽的宋老师突然之间发了花痴。

其实龙若海和宋丹青两个人都有点犯了迷糊,都没有发觉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怪圈。如果不是把宋丹青看作自己亲近的人,龙若海绝对不会大发雷霆。

换作另一个记者写的文章,他也许不会生气,也许能够接受李小江的劝说,并且能够理解这是一种社会现象。顶多也就是将事情交给局里职能部门去处理,自己才不会有精力来生这个闲气哩。

宋丹青如果不是关心则乱,一定会到实地论证。最少也会再与当地警方进行一番电话论证,然后才会发稿。遭到龙若海的怒火后,也不会如同小儿女般的感觉委屈,更不会想出这种近似孩子气的报复方法。

到了宁北,宋大小姐还真的是‘日本鬼子进村,打枪的不要’。她悄悄地找到了石磊的家门口,从街坊邻居开始进行走访。没有想到,一点有用的东西也没有找到。整个采访过程中,光听着那些大娘大嫂子,在一个劲儿的夸石磊为人厚道,做事本分。

有个社区干部,带领着她俩到了敬老院。指着衣着整洁、正在那儿聊天的老人说道:“人家做好事,不是挂在嘴上说说,都是实实在在的摆在眼面前的事。这就是石磊包养的10个孤寡老人。你问一问他们,就会知道石老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走到那些老人面前的时候,正好碰上个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在和几个老人指着桌子上的报纸骂人。有个牙齿不全的老太太正在愤慨地发表议论:“老天不长眼睛呵。不知从那儿钻出来的个缺德记者。得了人家的好处,就这么闭着眼睛瞎写。”

“世风日下,世风日下。怎么现在的记者,会不顾事实的瞎说一通哩。那个报纸的领导也有责任呀,这么样的文章怎么会能登得出来的呢?”这是一个白发苍苍老大爷的评论。

一个如花似玉的大美女,被人家说成了缺德记者、不顾事实瞎说的记者,宋丹青还真的没了脾气。说什么好哩?总不能和这几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争执一番吧。

转念一想,现在城里的人疏于交往,信息闭塞,可能不知道石磊的真实面目。自己干脆找到厂里去,总会有人能说实话的吧。没想到,从门卫开始,一路上都有人在骂记者没有起码的职业道德。

“我们家石磊,没有别的好处。在‘色’字上,我是绝对放心的。就说他喜欢唱歌吧,他宁可在厂里办了活动中心,也不到外边唱的。不是为了要接待客商,他从来都是不肯到那种地方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