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 (第1/4页)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李大才子。你不是自诩为天上知一半,地上事全知的‘小灵通’吗?”看到李小江那股急切劲儿,难得开玩笑的龙若海,也卖起了关子。他知道时间很宽畅,加之心情也很好,也就乐得调侃一番。

“是呵,是呵,这么一点小事都不知道,还说什么‘小灵通’哩。”“难得呵,难得有这么一天,宁北县公安局鼎鼎大名的‘小灵通’,也会有哑口无言的一天。”……重案队的王队长和另外一名刑警,也不是省油的灯。一见龙若海在拿李小江开涮,也就蜂拥而上,找准目标开起了炮。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把个平时说话总爱占个先的李小江逗得团团转。只好打躬作揖,连声陪个不是,才让笑得合不拢嘴的龙若海三人说出了原委。

那还是龙若海去公安大学深造之前的事。一次,上海来了几个刑侦战线的同行。客从远方来,当然要尽一下地主之谊。席间,客人突然问起这桌酒席的招待标准。从常理上来说,这样的问题在酒席桌子上提出来,应该是一个不算很礼貌的做法。但因为双方相交日久,知道言必有因,也就很直率地告诉客人,加上烟酒大约就是四百元钱左右的样子。

客人没有直接说出问这个题目的原因,而是拉远了话题,说起自己到a省的一番经历。他们也是为了追捕犯人,跑到了一个小县城。当地公安机关很是热情,特意摆酒为上海客人接风洗尘。既然是人家的一片盛情,他们也就没有推辞。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绝对不会去吃白食。

到了饭店之后,看到坐了满满两桌子的警察。他们也没有在意,不就是两桌酒席的费用嘛,有个一千元钱就足以解决问题。酒足饭饱以后,他们当然没有让主人去买单。自以为财大气粗的上海同行,当然是抢着去付钱买单。毕竟自己来自于大城市,经济水平要比人家那儿强上不止一点。再说自己是要请人办事,哪能让当地的警察出力再出钱。

结账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个大大的意外情况。让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是账单上的消费金额竟然是12800元。这么一笔钱,进入二十一世纪,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当时的经济水平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特别是对这些警察来说,更是感觉到不可想象。搁到谁身上,也不会愿意付,这明摆着的是在宰人嘛。后来还是主人出面调停,付了9800元钱,才算是了事,说是求个吉祥数。

“什么!12800元?不可能吧。这么穷的地方,怎么可能会有这么高的消费?多了一个零也不止呀。难道吃的是龙肝凤胆吗?”李小江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不由分说的打断了龙若海的介绍。

第三百六十章 警察苦衷

面对李小江的疑问,龙若海微笑地回答说:“是呵,说给谁听,也不会相信是这么一个价格。当时,我还防止是招待标准的问题,专门询问了一下。上海客人告诉我,菜、酒、烟的标准,还比不上我当时的接待标准哩。也就是说,不应该超过四百元钱。收得再多,也不会超过五百元钱。”

“说不通呵,说不通,这事确实是说不通。”李小江摇头晃脑了好半天,还是找不到正确的答案。他在那儿推敲了好一阵,就是找不到能说服自己的道理。他自言自语的分析道:“有当地公安机关的同志参加,饭店老板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胆量来公然敲诈。问题应该出在接待的警察身上,但也不会这么肆无忌惮的贪财吧?毕竟大家是同行,说出去了以后,也不好听呵。万一碰上个顶真的,那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吗?”

“开始,我也和你一个样,是怎么想也想不通。我总是在少数警察贪财上考虑,就是找不到答案。后来才知道,当地的经济十分困难。别看那些当官吹得有多厉害,实际上就是一个吃饭财政。能把工资发到位,就是很不错的事儿了。”“是的,这事我也听说过。有好多地方的警察,辛苦了一年,带回家的是一包差旅费报销单。要想办个案件,先要发动单位的警察出去借款。不然的话连路费也解决不了。”

“是呵,什么办公费、出差费,全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奖金和福利了。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时间一长,就被这帮家伙啄磨出这么个吃大户的方法。也就是请发达地区的同行帮了买单。这事我在好几个地方得到了证实。”

“哦,吃大户,怎么个吃法?总不能到别人口袋去抢钱吧。”“你笨呀,刚才说的招待标准,就是其中一种办法。来了客人,先将你请到饭店去吃饭,然后再请你帮着把他们欠下的招待费都给结掉。”“高,高家庄的高,实在是高。不过,这中间还有一个问题。如果碰上一个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