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一起旅游是没戏的,把衣服给我洗了就行。这种招数,我一直使用到了大学毕业。中间具体换了多少个“女朋友”,我没用心数过,自己也不怎么清楚。

毕业后,我就又回到了家乡,摇身一变,成了本地这家化工企业集团公司“引进”的“储备精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属于“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意味着从此我又可以回归到原来那种“世上无难事,更毋须攀登”的幸福生活中。但经过四年时间的淘洗,我的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我开始认为,作为一个已经正式走上社会的成年男人,若还像少不更事时代那样,处处依靠家人,不光于情于理说不过去,自己的脸面,也未必能够在人前挂住。因此,凡事若不到迫不得已、自己实在无法解决的地步,我都尽量不去麻烦家人。

洗衣服是件小事,当然不是自己无法解决的。于是,在所有的干净衣服即将被穿完,或房间被糟蹋的乱七八糟、实在惨不忍睹时,我就会故伎重演,很认真地装出“哪个少年不善钟情”的样子,用花言巧语去哄骗女孩子,让她们过来帮忙收拾。这一招尽管屡用不爽,但其效果和在学校使用相比,却大打折扣。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袖不愧是领袖,说的话非常有预见性,这些在社会大熔炉里生活的女孩子们,脑子确实要比大学校园里那些傻姑好使的多。当她们察觉到我的所谓“钟情”,其实不过是“光下诱饵不拉钩”的伎俩后,绝不会像校园傻姑一样,还满怀期望,痴痴等待着你和她花前月下,她们的选择,是毅然回头是岸,坚决不再继续上当。不仅如此,那些上过当的还会相互告诫,让姐妹们提高警惕,齐心提防我这个“花花公子”。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能被我哄住女孩的越来越少,心甘情愿上当的难以为续。

面对这一现状,我苦无良策,十分头痛。正当我为此感到手足无措之际,侄女儿的出现以及她的表现,却让我有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个山里小姑娘非常只勤快,她每次在选完书之后,都会主动帮我打理家务,或洗洗衣服,或整理一下宿舍。她的这种行为,无论是“老狗”示意她的也好,还是她自己想用此以示回报也罢,对我来说,都是为我解除了燃眉之急,正中我的下怀。

可问题在于,寄希望与偶然是不行的,我得经常性需要有这种“家政”,侄女儿固然会帮我去做这些事,但必须得出于她的自愿,我并不能使唤她。这就有了一个缺差,万一我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恰碰上她不来或不愿意做,还得临时抓差。这就比较累人了,能骗的基本都已经骗过,要抓差,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我的被动,变为主动,让侄女儿在我需要的时候就出现,让我能心安理得地支使她帮我做这些事情。

023 引诱还是引诱

明白了吧,我的期盼就这么简单,只是要她经常来做我的临时“家政”。但您知道,要想让一个人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为你进行长期的义务劳动,没有一个让她接受的理由,是不可能的。为了套牢她,在这个问题上,我就耍了点儿小花招。

“套牢”是个股市、证劵市场的专用语,指的是进行股票、证劵交易时所遭遇的一种交易风险。但放在我这里,意义完全不一样,我所谓的“套牢”,就是把她抓在手里,为我做家务。

您别误会,我并不是准备施展惯招,对她进行感情欺骗。在我的眼里,她只是一个未成年少女。我学的是中文,却爱好广泛,也颇爱钻研法律,所以,无论是从道德角度还是法律角度,我都很清楚地知道勾引未成年少女的后果有多么严重——不说别的,万一被谁咬一口,说我诱奸少女,我就得被淋上一头狗屎。

因此,我选择了其它方法。引诱还是引诱,只是不带所谓的“感情”。

为了达成目的,我制造了一次单独和“老狗”叔侄俩一起吃饭的机会,并在席间,向他们提出了一个看上去很美、且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建议。

一开始,我先抛出了一个答案在意料之中的问题。

我问侄女儿:“你和你叔叔两个人都是上轮班,而我呢,是上长白班。你们和我的上下班时间要很久才能同步,就是同步,也只有几天。你到我那儿去拿书看,是不是感到很不方便啊?”

“是呀。有些厚的小说,我看完了上一集,急着想看下集,可是,过去跑一看,你却不在宿舍里。心里老想看,却又看不到,难受得很。”侄女儿老实地说。

“就是啊,我是个读书人,对喜欢看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