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老子就检举你怎么着,你咬我鸟啊?”

“我就咬!”

火药桶不可避免的被点燃,这些人平时桀骜不驯,粗野残暴,本就难以约束,一但动起手来,哪里顾什么后果。

两千多人马你砍我,我砍你,除了自己,四周都是仇人,半个时辰下来,两千多人便倒下了一半,荒野里变成了血肉屠场;

剩下的一半也多数带伤,呻吟不绝,有些身上零件齐全的则自己跑了,显然没有再回袁州的意思。

看到这情景,教张载如何不晕?他和吕大器事前没有知会吴学礼、王允成等人,本想把人带回去后卖个人情,现在事情搞成这样,回去怎么向吴学礼、王允成等人交待?

天啊,秦牧这个妖孽,难不成给这两千多人吃了**药?

玉春山上,秦牧接到并报,也怔了一下,他本料想这两千多俘虏彼此起了嫌隙,今后难以拧成一股绳,放回去也没多大关系了,却不曾想到,这些家伙半道上就自己干了起来,这效果可比自己期待的好百倍啊。

“大人果然高明,属下佩服,佩服之至。”霍胜捂着肚子,好不容易停下大笑,对秦牧的钦佩之意可谓是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秦牧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两手一摊很无辜地说道:“佩服什么?老子又没兴奋剂给他们吃,他们自相残杀,关老子屁事。”

“确实不关大人的事,所以属下才更加佩服。”

“是啊,是啊,大人,这下吕大器可有得哭了。”

“大人这一招该叫什么来着反正吕大器与左军闹得越僵,对咱们越有利。”

“不错,吕大器和吴学礼等人闹不得可开交的话,那么只有更加倚重大人,别看咱们只有两千人马,照样把两万叛军杀得屁滚尿流,这一点吕大器心里清楚着呢。”

刘猛、苏谨、凌战等人也纷纷加入了议论,对秦牧处理两千俘虏的手段,没有一个不打心眼里佩服的,这事怎么想怎么对自己有利,好处说也说不尽,嘿嘿!

****************************************

PS:亲们,俺这菊花朵朵开,分类月票傍什么的,已成笑话,嘿嘿,不过俺脸红你们也看不到,新年快乐喽!元旦快乐!愿大家快乐!(未完待续……)

第124章 峡谷中的洪流

*****

整个江西的地形是东、南、西三面高,逐渐向中部回落,最后向北倾斜。张献忠二十万大军从西面而来,总体上是居高临下之势。

袁州之所以被称为江右门户,是因为袁州处于山地和相对平坦的丘陵、平原交接处,一但袁州失守,张献忠大军就可以倾泄而下,如冲出峡谷的洪水,四散奔流蔓延整个江西。

袁州西南面与萍乡交界处有武功山,奇峰罗列瑰崎壮丽,有“万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之姿,曾与衡山、庐山并称江南三大名山。

而武功山与袁州东北面的九岭山之间,有一列自西向东连绵起伏的山岭,为袁水、锦江之分水岭,这道连绵的山在袁州西面的老虎口,形成一个夹口。老虎口依山临河,非常险要。

吴学礼的五万大军此刻就驻守在老虎口。

张献忠二十万大军象武功山上飘下来的一片巨大的乌云,大有遮盖整个江西之势。老虎口西面是一片河流冲积而成相对开阔的丘陵地带;

从山上望去,这片开阔地带如今已是兵戈如林,军帐遍地,绵延六七十里,见头不见尾。加上人声喧马嘶,天地仿佛都为之沸腾了。

张献忠的人马就是高山上一个巨大的湖泊,而老虎口就是挡住洪水的那道堤,一但决堤,将会形成毁天灭地之威。

张献忠在河里洗了个澡,赤条条地从水里站起来,黄铜色的皮肤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伤疤,颇为吓人。

军师徐以显拿着王袍在岸边等着,稍离处,是李定国、胡雁三、李兆光等一干大将肃立等候。直到张献忠穿好王袍,配好宝刀,李定国等人才敢走过来。

众人还没开口。张献忠一抚他那一尺多长的胡子,望着身边的袁水先叹道:“可惜了,此河落差太大,水流湍急,难通舟楫。”

他身边这条河叫袁水,发源于萍乡境内武功山北麓,向东奔流而来,自袁州穿城而过,经临江府(新余),在樟树张家山汇入赣江。袁州境内一段因流水清澈。两岸风景秀丽,故又名秀江。

徐以显等人自然知道张献忠为何有此一叹,老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