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 (第1/4页)

霍英杰见见状,赶紧上前道:“甜甜,你先别急,让人进来,再慢慢说。”

“呵呵,三婶没事,是我有事过来请教你公公和英杰。”齐书记笑道,“来的时候,忘了发电报,没打扰你们吧?”

何甜甜听了,赶紧道:“齐书记,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们来,我欢迎都来不及,哪里会打扰啊。外面冷,赶紧进屋里。”

霍英杰带人进屋,何甜甜赶紧去煮了姜汤,给两人驱驱寒气。

晚饭已经吃过了,何甜甜单独给齐书记,牛大军煮了热热的牛肉面,吃得两人出了一身的汗。

霍哲坤,蒋丽芳听说齐家村来人了,赶紧穿上衣服过来。

看到是齐书记,蒋丽芳热情招唿道:“齐大哥,你怎么来了?提前说一声,我也好提前去接你。”

“呵呵,没事的,我之前算好,你们估计还没去燕京,所以就直接过来了。你们要上班,要上学的,我们有手有脚,又识字,知道地址,问问就好了。”齐书记笑呵呵道,“就是我们突然到访,打扰你们了。”

见齐书记这么说,霍哲坤道:“齐大哥,你这样说就见外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只要我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齐书记见霍哲坤爽利,不再拐弯抹角,如果没事,他也不会大冷天的找罪受来南市一趟啊!

“呵呵,是遇到一些困难,也可以说是困惑。”齐书记道,“前几天县委的领导召集了所有村支书,私下里商量着分田到户。”

分田到户?

霍哲坤笑笑,心里有了成算。

他们是从的上面接收到文件,但不要求一步到位,可以先找一个地方试点,所以南市这边就找了几个比较偏远的村子。如果分田到户的不适合,那么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如果效果很好,然后再大面积推行,更加稳妥。

“是的,分田到户。”齐书记吸了一口烟,“我们之前都是大集体,大家也习惯了这样。觉得这样做,是个人主义,是小团体主义,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分田到户。”

“那齐大哥,你是怎么想的?”霍哲坤问道,这齐书记能专门过来跑一趟,相比很矛盾,有自己的想法。

“大集体的时候,我发现很多问题。大部分的人还是很勤奋的,还是有一部分人偷懒,磨洋工。你要说那些人懒惰吧,但他们原来不是这样的。我猜测是大集体干活,让他们意识到干活轻重一样,所以才会这样。”齐书记道,“如果分田到户了,以家庭为单位,那么这一家不干活,不好好种地,就没有粮食吃。相信再懒惰的人,想到没有粮食吃,他也会努力干活的。”

齐书记当了这么多年的村支书,而且是个擅长思考的村支书,他看到了很多问题。

“上面的分田到户的出发点,就是这样。”霍哲坤道,“长期的大集体,对生产发展不利,所以上面开始想着改革。只是改革的步子不能太大,所以才会建议各个地方找几个试验点。”

“霍老弟,你是当官的,对这些研究更加透彻。”齐书记道,“你就直接跟我说,分田到户到底有没有好处?”

这个问题,霍哲坤和儿子霍英杰讨论过,儿子坚定告诉他,分田到户,势在必行。如此才能在土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生产关系,提高生产力。上面的智囊团,已经无数次的理论验证,是正确的。

因此,分田到户,注定会给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好处。”霍哲坤说道,“上面的政策很灵活,分田到户之后,一亩地只要上交一百十斤的粮食,剩下的全部是自己的。之前我也了解到,齐家村的产量很高,亩产四百斤,一家有五亩地的话,上交五百斤,还有一千五百斤。这还是一季的收获,你们那边是两季,除去公粮,一家能有三千斤粮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百二十章 挽留,守夜

620

齐书记之前在心里已经核算了,分田到户的好处很大,但他担心以后突然政策变了,上纲上线的,他晚节不保啊!

“是很多啊!”齐书记说道,“还说了,如果分田到户,好像还补贴补贴化肥”

这时候,霍英杰眯着眼睛,突然出声道:“齐书记,齐家村那个地方不要用化肥!”

“为什么啊?”齐书记一愣,他可听说了,用化肥的土地,亩产能够提高两三成的产量。

“齐家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