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部分 (第1/4页)

“4。5%的股份,市值的122%,现在的股价已经很高,但我保证,未来三年将会是汽车行业股价持续飙升的阶段,我知道,你也知道。”徐腾的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因为华腾汽车集团的股份本身就很复杂,宝马、福特都持有华腾汽车的股份,所以,他这一次是采取定向增资的手段,让哈撒韦公司成为华腾汽车集团的第四大股东。

这不是一个小生意。

华腾汽车集团的市值已经高达78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四位,仅次于丰田、大众、通用三巨头,甚至高于福特公司。

即便是4。5%的股份,哈撒韦公司也需要支付42。8亿美元的现金。

“好,我们就这样谈妥了,毕尔,如果你要劝说我,那就抓紧,我已经迫不及待的就要掏出我的支票簿了。”巴菲特和毕尔盖茨调侃一番,其实也是要问一问毕尔盖茨的意见,毕竟不是小生意。

“毫无疑问是好生意,特别是我们考虑到未来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长期增幅时,以及华银财团在高科技和电子领域的优势,这种优势最终必然会更大幅度的转嫁到汽车行业。”毕尔盖茨很认真的思考,很认真的回答,示意巴菲特别犹豫,这确实是徐腾在赔礼道歉。

“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刀具行业的那点事,我为我的公司确定的战略目标是很清晰,我也从未和你们隐瞒,我需要更大规模的同欧洲产业整合,实现华腾工业联合体在中欧的一体化。这是中国传统谋略中最简单的一种战略,至少有两千年的史,我们称之为远交近攻,和距离远的国家、企业做朋友,和距离近的企业做敌人。在商业上,精髓就在于日韩企业在华的反应速度更快,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紧紧依靠着终端市场,而欧洲企业的反应速度更慢。”

“这个基本的商业原则决定了,我们通过入股、控股、收购欧洲企业,以及相互持股,或者是达成更广泛的技术联盟,就能弥补欧洲企业远离市场终端的缺陷,同时,成本和运输上的劣势,也会迫使我们在欧洲的合作者,必须在中国本土生产。”

徐腾的这个远交近攻策略早在银魅计划实施之前,基本就已经成型,直到这两年,他才和毕尔盖茨、巴菲特有过简单的说明,当时是为了劝阻巴菲特支持伊斯卡集团收购韩国刀具巨头特固克,将目标锁定在美国刀具企业铣星和德国汽车刀具巨头高迈特。

巴菲特当时是急于收购特固克,增强在亚太市场的销售额,徐腾从长远考虑,建议不要这么做。

当然,巴菲特最终还是决定收购特固克,但也收购了铣星,这其实是徐腾放弃伊斯卡,转而全力扶持蓝帜,最终由蓝帜收购高迈特的原因,因为徐腾确信中国汽车行业对专用刀具的需求量会远超巴菲特的预料。

同样是这件事,让徐腾更清楚的意识到,世界股神也就这么回事,别太将传奇当回事,老了就是老了。

“当你不顾我的反对收购特固克时,我就转而支持蓝帜收购高迈特,那改变了很多事,当然,问题在我这里,我应该坚持自己的意见。”徐腾主动将错误揽在自己的身上。

“不,市场证明你是对的,收购特固克是一个很糟糕的决定,韩国人对非韩系的产品极其强烈的排斥,他们拥有一整套的产业链,彼此购买本财团的产品,这基本是整个东亚经济圈特有的模式。”巴菲特也只能是吃一篑,长一智,和东亚经济圈做生意,必须要更谨慎。

“我们中国还好,你唯一能见到的中国财团就是我的华银财团,并且,我也绝不做垄断生意,史是生意人最好的老师。在中国史上有一个发生在1800年前的着名战争,我们称之为赤壁战争,因为北方的士兵晕船,魏王曹操选择将所有的船都用铁链锁在一起,结果被南方的吴国大都督,用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让魏王折损了八十万军队。”

“做生意就是这样,别将所有的下属企业都绑死,要给他们足够的灵活度,允许他们自由采购,各自负责各自的企业,至少别在一起。因为我确信,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代终究会结束,届时,我会提前将很多企业的控股权转让,套现离场。你可以收购企业,也可以出售企业,永恒不变的目标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生存。”

“生存,这才是所有企业的第一目标。”徐腾做生意的水平就是这个境界,他已经到了这个层次,可以和巴菲特一起讨论经营之道,而且比对方更擅长,因为他每年经手的业务频率和规模都要远超过巴菲特。

真理来自于实践。

“这就是你最大的优势,如果史蒂夫阿什利懂得这个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