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 (第1/4页)

晚上,调节过后的乔锋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主动热情地与黄莲香、谭艺莉和甘玉楠一起在书房讨论西夏的发展大计。

在这非正式的家会场合上,黄莲香没有保留的全盘阐释了自己的发展大纲。其基本设想是把西夏首府兴州建成西北的崭新中心城市,借助西部大开发战略这股强劲东风,抢先占领制高点。基本手段则是全面规划并大力建设城市,科学合理分区,使其具有集商业、生产、生活、旅游等多种强大功能,同时全力打造一个和谐、稳定与开放的环境,大力加强宣传力度,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与更多的人才,及早充分填补西北这个潜在大市场的迫切需求。

好的基础设施,好的环境,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公共资源,做好了便拥有吸引力的坚实基础。在本质上,黄莲香是典型的以点带面发展型,强调集中一点迅速打开局面,再以此为核心带动周边广阔地区。

说完之后,黄莲香非常诚恳地请大家对她的想法挑刺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作为苏省省政府的二号长,很有自己观点的甘玉楠在沉吟小会后,率先皱眉道:“莲香,这样好象不利于全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啊。只集中建设一个城市,范围太小了,是不是再多考虑一下?”

黄莲香一脸坚定的认真说道:“我区计划打造的不只是西夏的中心,它同时还是西北的新中心。在周边各省区都在大力抓经济建设的激烈氛围下,实力和基础差的西夏只有采取坚决集中资源的战略,才能尽快形成它的特色,并相应吸收多得多的投资。否则它的发展就算偶有新意,对整个大局来说却是无事于补,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西北目前的格局。如果不能及时脱颖而出,那么西夏就只能继续默默无闻地呆在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

乔锋轻咳两声,望着甘玉楠笑着接道:“莲香是想颠覆西北的传统格局呢。反正现在国家也没有什么限制政策,各省区有能力就先行,先下手为强。没点积极主动性,可不容易挑起竞争,没竞争的话,那整个的开发步伐可就太慢了。我认为莲香以点带面的想法还是有基础的,西夏虽然不是很中心的位置,但离西北的心也差不了多少。而如今经济发展更多依赖公路,铁路只适合大宗初级产品,这样的经济是没有多大发展潜力的,像兰州这样的传统铁路枢纽的意义就小多了,兴州完全可以去争夺区域中心城市的光环。但要如此,就得采取比较激进的战略,抢位很重要,只要占得了先机,兴州的前景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关键还是前期工作要做好,要舍得大量投入,此时投入越多,建设周期越短,未来的回报和收效就会越明显。舍不得孩儿套不着狼啊,就得套住尽可能多的投资。”

得到那厮的如此支持,让黄莲香甚是感激,感慨地道:“玉楠,你是没去过西夏,还不知道那里的实际情况。唉,跟苏省比起来,西夏连根小指头都不如,那里一个厅的经费,都还没有苏省的一个普通市多。差距太大了,西夏非常需要抓住时下的机遇加速发展经济。”

谭艺莉亦深有体会:“是啊。我前面几天才刚在兴州全面考察了一遍,作为首府,它比苏洲还要差上一个档次,这是很不光彩的现实。不过正是因为如此,说明它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广阔的,毕竟西北有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这是发展的坚实基础。”

“……”

一番切磋下来,让黄莲香很是欣慰,连向来坚持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的甘玉楠也不得不认同西夏的特殊情况,倾向于那里的点带面发展战略。

但这仅只是纸上谈兵,再好的计划,若没有实实在在的强力支持,也是无济于事。甘玉楠很自然把话题引到了敏感的资金方面:“莲香,兴州要是按照你的想法,从根本上大变一个样,形成多功能科学化分区模式的话,这需要非常庞大的投入。而以西夏目前不过300亿的年财政收入,就算全区勒紧裤腰,恐怕也只是车水杯薪啊。”

“这正是我要努力解决的问题。”黄莲香望了一眼头快仰向天花板的那厮,认真说道:“如果不是因为有特殊援助的存在,我也不敢如此去设想西夏的跳跃式发展计划。有锋锋在,我相信这个问题最终能够得到解决。”

乔锋收平视线,一脸无奈地道:“莲香,你别这么将我的军啊。我不反对发展经济,可我只是一个连经济学入门级都不够的小白,你们又是省,又是自治区的层面,太高了点。我压力很大的”

谭艺莉马上瞪过一眼,打抱不平地嗔道:“平时那么牛,到了关键时刻就打哈哈,莲香对你不薄吧?一点自觉性都没有”

乔锋还没来得及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