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哥特式建筑独有的高大加上了文艺复兴时期独树一帜的均衡型布局让这座饭店从老远瞧去便能够在周围无数光鲜亮丽的高大现代化大楼中被人瞩目,颇有几分鹤立鸡群的味道。

赵虎臣没有无聊地专门去找几件不值钱的地摊货装穷酸,也没有很刻意地去买多金贵的衣服显示自己多金,穿着今天出门时的衣服,赵虎臣站在这座远东第一楼下。

按照杨采薇所说的,这一次见面应该是在饭店顶层的旋转餐厅内。

一直到进了电梯赵虎臣始终都在考虑这个素未谋面但却是有几分关系的女人见了他之后会说些什么,将见面的地址挑选在这座人均消费超过四百美元足以对一般白领阶层说不的饭店最顶层的餐厅见面本身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信号,虽然从来都是用笑脸面对杨采薇但赵虎臣没有幼稚到察觉不出来这位还没有见过面的丈母娘并没有传递给他一个善意的信息。

人均消费四百美元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月收入低于一万元的人基本上很难下定决心跨进和平饭店。

顶楼的旋转餐厅显然定位为高端消费,偌大的空间摆放着数十张间距很大的餐桌,而整个餐厅就处于一座缓缓旋转的透明玻璃体内,因而坐在这件餐厅里不但能够因为高度的关系而俯瞰大半个外滩每隔十几分钟你就能够发现自己的视线角度发生了些微的变化。

在向服务生报出已经预定好的桌号之后那名年轻漂亮女孩引领着赵虎臣走到一个kao窗的位置,而那里已经坐着一位女人。

这个女人和杨采薇有七分相像,因为保养良好的关系单凭外表上说和杨采薇在一起时给人更多的还是一种姐妹的感觉而非母女,但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人将这两个女人混淆的,因为她们的差别太大了,并不是外貌的差别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差异。

如果说杨采薇属于那种让人耳目一新继而倩影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烙在人的心头难以驱散的话那么眼前这个女人留给人们的并不是单纯的男人对女人的遐思而是弱者对强者的畏惧。

很少能有女人可以把强势这两个字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的,赵虎臣接触过最类似的无非是苏媚娘,然而相比起眼前这个女人纯粹得如同蒸馏水一样容不得半点杂质的强势苏媚娘那始终掺点阴柔和媚态的强势多少显得更容易让人接受。

一般的男人在这个女人面前的确强大不起来。

赵虎臣在打量她,她也在打量赵虎臣。

片刻之后,端起了桌前的杯子,浅浅地喝一口,女人开口道:“你就是赵虎臣吧,坐下吧。”

赵虎臣点点头,坐在女人对面。从杨采薇的口中得知她的母亲在和杨霆离异之后便从政了,而且根据到明珠来参加的会议特殊性来看似乎和纪委以及反贪局这种敏感部门有些关系。做这种工作的女人时间一久也的确很难温和得起来。

女人示意服务生把点单递给赵虎臣,自己则转头望向窗外一江的灿烂,似乎兴趣没放在手中的咖啡和对面的赵虎臣身上。

“一杯清水。”赵虎臣合上点单递给服务生,微笑道。

小说中出现的服务生鄙夷神色没有出现,也没有丝毫的迟疑,依旧对赵虎臣报以最完美的职业化笑容,服务生清脆好听的声音道:“好的,请您稍等。”

服务生离开之后赵虎臣便转过头,略显得放肆地打量眼前并没有用正眼看他的女人。

到了这个年纪的女人大抵处于两个极端,大多数的泯然众矣便是男人口中传统的黄脸婆,她们喜欢斤斤计较喜欢花费越来越多的钱在挽留逝去的青春上,看透了所谓爱情所谓婚姻的她们大多数时候都麻木于世故,能够和一些寻常的男人开一些小女生听见便面红耳赤的带颜色玩笑也能够面不改色地面对着镜子数着时间在脸上留下来日益严重的痕迹。

还有那么一部分通常站在各自领域高峰的女人,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和世故的打磨而失去那份女人的灵气,相反她们的韵味就如同陈年的花雕越陈越香,这种无论是打扮还是谈吐都能够折服异性同性的女人似乎是这个时代所谓半边天的代表性人物。

赵虎臣眼前的杨采薇的母亲,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属于后者的那种女人,而且还是佼佼者。

气势这两个字,说起来玄妙,但赵虎臣懂,小说中所谓绝霸天下虎躯一震天下伏首的王者之气肯定是扯淡,但无论是城市里光鲜亮丽的男人和女人还是山林里天天茹毛饮血的畜牲都有这个门道,例如盘踞一方为王的东北虎和豺狗之间的差距就绝对不仅仅是体型上的差距,用赵老骥的话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