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下了车,程子皓依旧撑开伞揽上我的肩。

因为下雨的缘故,水乡里游客不是很多,往深处走人烟更是稀少,在这样的雨帘中看一看小桥流水人家,别是一番风情。

“我去找间旅店,你先跟导游走。”程子皓把伞递给我说。

“啊?雨这么大,老大你带上伞吧。”我犹豫着没去接伞。

“拿着,我没事。”程子皓把伞硬塞到我手中,转身走进雨幕中。

我拿上伞,愣愣地望着程子皓的背影。

“大家都跟上我,这里就是著名的张厅,里面是七进七出的房子,相传……”导游的声音响起来,我紧走两步跟上队伍。

“这里是大厅,传说因为院子里种着广玉兰树,屋檐下有燕子筑巢,于是主人给大厅起名‘玉燕堂’,就是这块匾。旁边的大理石大家知道是做什么的吗?是晴雨表,雨天的时候大理石的表面是潮湿的,来,大家可以摸一摸。”导游讲解的很细致。

“这里是私塾,因为是有钱人家,所以平日里都会请老师来家里给孩子上课,往前走就是厨房了,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导游指着一件物什,卖了个关子让大家猜。

怎么形容呢,好像是用红木做成的,有点像个小板凳,长长的一条横木,上面还有个把手,有棱有角,前端还做成圆形的漏斗状,放在厨房里,难道是绞肉馅用的?

“再给大家提示一下,是夏天经常会用到的。”导游又说。

“榨汁机!”有人猜道。

“答对了,这也是有钱人家夏天才会享用的,就是把甘蔗放在这条横木上,杯子放在这个漏斗处,用力挤压就会有甘蔗汁流出来。我们的古人很聪明对不对?这个就是最古老的榨汁机。”导游揭开谜底。

原来如此。真是奇思妙想。

我往回走了走,程子皓已经跟过来,在院子里的石桌前驻足停留,不知在想些什么。

雨渐渐小了,隔着窗子向外望,稀疏的雨幕中程子皓微微低着头,雨滴附在他前额的软发上晶莹剔透将坠未坠,侧脸的弧线优雅清晰,修长的手指在桌上轻轻点着。青草,石阶,木窗,他,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连眨眼都舍不得。

这真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美的景色。

走出去给程子皓撑上伞,“老大,怎么在这里淋雨?我们快过去吧!队伍该走了。”

门外是青石板铺成的小路,青瓦白墙的小楼傍水而立,石桥细雨霏霏,几只乌篷船在水中轻轻摇曳,有船爷船娘在水上唱着乡间的小调,我被这悠扬宁静的场景感动的几欲落泪。

吃过午饭我们没有再跟导游一起走,而是来到了全福寺。“今天是初一,来寺里上柱香吧。”有叫卖的声音传来。

原来今天是初一呢!真是个好日子。

不过我跟程子皓都是无神论者,没有理会就径直进了寺庙。

庙堂很大,我走到侧面,在一间不起眼的屋子里看到一张“有求必应”的牌匾。

最初的最初,也有一个人,待我是有求必应的。

我无意识的看着牌匾,心里想,我要跟,跟……想到这儿才发觉,我曾经想要永远跟他在一起的人,如今已经渐行渐远了。

换一个,那我就希望他,希望他怎样?

到今日看到这张“有求必应”,我到底还是舍不得他过得不好。

程子皓慢慢踱到我身边。

微微侧头看看他,紧抿着嘴唇,眼睛亮亮的望着前方。

程子皓,我此时的愿望,就是彻底放下过去,一心一意喜欢你了,你可一定要在乎啊!

作者有话要说:那个榨汁机,我实在不会描述。

本来想贴图,发现不会。。。

谁来教教我?

第十章

水乡很小,不到一个小时我们便几乎从头至尾走了个遍。一日游的团已经乘车返回,程子皓订的是两日的票,这样可以看一看水乡夜晚的风情。

下午时候大概只剩两条街没有走过了,程子皓说留一点到晚上再来。随他来到他订好的旅店,从外面看去很不起眼,老板娘亲切地跟我们打招呼,走进去木制楼梯踩上去便咯吱咯吱的响。

程子皓订了两个标间,我随手挑了一间进去,先洗了个热水澡,除了一身淋雨的湿气。旅店设施还算齐全,于是窝在床上看了会儿电视,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醒来时天已经全黑了,摸摸干瘪的肚子,慢吞吞爬起来去隔壁找程子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