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他们高唱着“雄纠纠,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开进入了炮火纷飞的朝鲜,参加了第二次战役。

其中就有第172团第三连的连长杨根思。

此时的杨根思,人缘极好,师首长都喜欢他。

加上他长得英俊、高大,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又到祖国首都见过毛。

因此,在第二十军,杨根思是一个十分出名的传奇人物。

杨根思带着部队进入长津湖地区时,天气奇冷,达到零下三十多度,而战士们都没有棉衣,也没有防寒经验。

每晚十几人挤在雪地上,铺两床棉被挤着睡觉。

一觉醒来,战士们的手、脚、脸冻得和雪一样白,手脚肿得老粗,胶鞋常穿不进去。

杨根思积极想办法,叫战士们用雪擦,直到冒热气。

又叫战士们多修工事,多运动,使身体内血气流动,增强抵抗力。

又到朝鲜百姓的地里捡收完玉米后的玉米杆,用手搓了又搓,搓成又松又软的薄条,放在战士们的胶鞋里,让战士们减少了不少痛苦。

所以他的连队冻死的人数最少。

此时,在1071高地上,爬呀爬,杨根思连长和志愿军战士们终于抢先爬上了山顶的1031小高岭阵地。

这里是1071高地的主阵地,是美军南逃的唯一通道。

小高岭的面积不大,面对美军的决死攻击,杨根思连长为了躲避炮火,避免大量伤亡。令连队以排为单位,在小高岭防守。

他对五排长说:“我上了这块阵地,就没想活着回去了,这没什么,死也要站着死!”

这时,杨根思连长带领的五排战士爬上了山。

可笑的是,敌人还没影子。

此时,史密斯师长的陆战队员们还在半山腰,就单兵素质而言,美军只会坐车作战,反而成了少爷兵,吃苦和行军能力确实不如志愿军战士。

杨根思看着还在半山腰慢慢前进的陆战一师的士兵,不由轻蔑地笑道:“还王牌?爬山就不行了吧?我等等你先!”

杨根思连长叫来五排长:“你准备好重机枪和子弹,准备杀敌,我去山后挖防空洞!”

一排长道:“是,连长!”

他忙带领两个战士去准备机枪阵地。

杨根思则带着全排其余战士,来到小高岭的山后,也就是大山的反斜面。

这里是敌人大炮的死角,只有少量迫击炮弹能飞越1071高地掉下来。

杨根思连长玩炸药比谁都多,绰号“爆破大王”。

此时,为了节省时间。

杨根思用小块炸药,捆成小型炸药包,绑上**。

直接在山后炸开冻土层。

再随便修修,一个个低矮的防空洞就做好了。

虽然简陋,聊胜于无。

没防空洞不行呀,敌人的凝固汽油弹和飞机很厉害。

一个战士说道:“连长,美国鬼子上来怎么办?”

杨根思连长笑道:“现在敌人的炮火还在向主峰延伸,而炮弹的杀伤半径为120米。美国鬼子要上来,为防误伤自己人,一定会全面停止炮火和飞机扫射!”

战士们笑道:“有道理!”

果然,主峰上,美国鬼子又是飞机炸,又是大炮轰。

好象炸弹不要钱一样。

之后,炮声忽然停下来了,飞机也改为盘旋,不再扫射。

一片死寂,反而让人十分难受。

杨根思连长说道:“敌人大炮停了,快上来了,快上阵地!”

在一片烟雾之中,杨根思带人冲上阵地。

来不及构筑阵地了,就往弹坑里跳,反正弹坑多得是。浮泥都深达一、二米。

影影绰绰中,40多名美国鬼子已到半山腰,正凶猛的向山上爬来!

连他们的大鼻子和蓝眼睛都看得清清楚楚。

陆战队员一边前进,一边说道:“我们的炮火和凝固汽油弹这般猛烈,**志愿军战士就是钢铁也烧成了灰吧?”

杨根思向战士们笑道:“我们居高临下,敌人能耐我何?我不信我这些装备打不垮你们!”

确实,他们除了炮火不行,带的装备并不比美国佬差多少。

杨根思连长急令战士们迅速做好战斗准备,又令重机枪装好子弹,准备开火。

美国鬼子弓着腰,小心翼翼的往上爬。

他们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