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页)

“原来如此,那你就尽管问吧,我们这样一来一去的很是麻烦。”

“我也觉得!我就直接问你了!你可知四真谛?!”

“【苦】,【集】,【灭】,【道】。”

“好!你若回答我下面的这些问题,我就让你知道疯浪客的秘密,可好?”

吕白却摇了摇头,道:“疯浪客的秘密不算什么,我要知道策连波的秘密。”

“什么?!”“杜世元”脸上大惊,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狠了狠心道:“好!就依你!现在我开始发问了,你如何看四真谛?!”

“四真谛,以苦为根本,有漏皆苦。一切都建立在对苦的理解之上,故而苦谛与道谛相左,非真谛也。”

前面还很满意,但听到后面,“杜世元”摇起了头,道:“难道这世间不是苦吗?”

“苦即是乐,乐即是苦,既然说生命就是受苦,我也可说生命就是享乐。”

“你那是苦中作乐啊。”

“你那是乐中作苦,多此一举。”

“但人们到头来终有一死,这不苦吗?”

“有人却死的坦荡,安详平静,让人不相信他通往极乐都不行,这叫苦吗?再说你怎么知道死是什么?你死过吗?有死过的人醒来告诉你?他告诉你的又怎么确定是真正的死?你死后为何又会与他一致?无非是你怕死,所以你说死是苦的,对于看破生死的人,死没什么苦的,死还可以是乐的,一味地强调苦不过是内心的恐惧在作祟,利用人们的恐惧劝他们甚至劝自己去修什么正道,这就是慧?”

“杜世元”沉默了……

吕白说道:“你可想听?”

“说吧,我愿意听你的看法。”

“好的,”吕白说着深吸了一口气,理了理思路,终于缓缓道来:“苦乐不过是人的感受,同样的事情,有的人觉得是苦,有的人觉得是乐,比如说吃辣,比如说习武,比如说读书,比如说修真,等等等,人们的看法不同,所以有了不同的喜好,这很好理解,正是此苦彼乐,此乐彼苦。同样一个天地,却有着彼此苦乐的不同感受。”

“正是。”见吕白看向自己,“杜世元”点头答道,然后示意吕白继续。

“由此可见,苦和乐本没有区别,却因为人们的悲喜产生了转移,所以如果只看到了苦,那么就会认为要脱离这个世界,甚至脱离轮回才能获得宁静,才能获得真我,晚生认为,这不是正见……”

第一百二十一回 红颜再现

“可是我此生可以不惧苦,难保来世不受苦啊。”

“这就是集谛,渴求生命,所以你对生命这种**将把你转向另一生,这点我也不认同。”

“杜世元”垂下眼皮,点头道;“是了,苦你都不认,何况集?就请说吧。”

“首先,我认为轮回是真气和神识进行的凝聚与分解,所以我们不记得前世,但我们又有着这个大道运转至今的积累,比如现在出生的人与续帝时代出生的人确实有着相同和不同,这就是积累,这就是轮回。第二,我不确定轮回是在以**为依凭,进行运转,**存在于人性之中,自然是只要有人就有**,这还不如说是道呢?第三,我觉得脱离轮回就是脱离大道,至于脱离大道后会遇到什么,我们生于大道中,不可能得知,必须先脱离大道,那么脱离了这个大道,还能回来吗?谁回来过?说出四真谛的那个人吗?我不信,我不是说他撒谎了,而是说他的理解已经很久远了,难免产生偏差,也许那只是融于大道脱离邪魔的感悟而已。”

“是的,信则有不信则无。”

“呵呵,我也可以看作是信则无,不信则有,信的可能正是脱离大道的偏见,所以入无间地狱,无间用来形容无道之境非常恰当,谁知道无道是如何呢?反正我是不信,所以不信则有,有道也,不信偏道而得大道也。”

“杜世元”点头道:“好吧,那就只有你以后才能知道了。”

“你也是,无论你相信什么,你此刻都不知道。”

“那么灭呢?你认为没有必要了吗?”

“当然有,灭悲喜,灭邪魔,所以也就不会有贪嗔痴,也即是有余涅槃。”

“杜世元”摇头道:“我不认同,有爱有恨,必有悲喜,必有邪魔。”

“那我也不认同你能灭了爱恨,有生就有爱,就有恨,你不过只是断了贪嗔痴,得了那阿罗汉果而已,还不如悲喜断的干净,你要等死了,才能看是否可完成无余涅槃,其实跟无悲无喜是一样的,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