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肖遥心下感激,点点头道“有劳兄长了。”二人说着话,在众伙计的吆喝声中,已是入了小镇。但见街头人如潮涌,处处香烟缭绕,镇中心的昭德寺更是饰以金箔,层层檐角,均挂有七彩琉璃灯,灯火辉映之下,愈加显得庄严富丽。

肖遥细看之下,不由心中微微叹气,这寺庙建的如此辉煌,但在后世却是已经不见了,想来定是不知毁于哪次战火了。在历史这庞然大物面前,便是如此壮丽的建筑,也是湮灭于无形,想己一身孓然,这短暂的生命,于那长河之中,怕是只不过微一涟漪,便即无影无踪了。

街上人们舞动而唱,或是民歌,或是佛曲,虔诚而卑微。肖遥亦是心中暗祷,希望上天保佑己家人,长命百岁,身体安康。莫要因为己之事,而悲痛伤身。己这一世是无法尽孝膝下,只望还有来生,再去报答父母之恩。

郭盛对这小镇显得甚是熟悉,在前边安排,众人已是慢慢的往城东一个客栈而来。及至客栈之前,却见外面围了一圈的人。正指指点点的,小声议论。

二人看的奇怪,便使人先去安顿,两个人已是挤入圈中观看。却见一株树下,正有一个年老和尚,盘膝而坐。那和尚面上皱褶堆起,竟不知有几许年纪。一身月白袈裟,却是极为干净。整个人端坐那处,看來一塵不染,竟似方九天之上垂雲而下。前面地上却摆着一副字,那字写着:无心修正果,机缘巧,身坠修罗。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二人俱皆不知何事,郭盛扯住旁边一人,唱个肥喏,便问了起来。原来这和尚却是昭德寺的高僧,向以修为精深著称,素日便是于城南一个别院中静修,极少露面。只是前日不知为何,竟突然寻到此处,写下这么一个偈子,直言若有人能对得出,必有所报。只是,此碣出来,却是无论大德高僧还是饱读宿儒,俱皆摇头棘手,竟是无人能得对出。时至今日,却已是第三日了。

第三章 妙对佛偈 奇僧忆往事

二人听的这番话,都是惊讶。肖遥注目细看,心中不禁暗暗思索,这个偈语似是后世在什么地方看过,只是却是想不起来了。但那后面的应对却是记得清楚。

正暗思之际,却见那老和尚忽的睁开眼睛,眸光一扫,已是对上肖遥。面皮微动,便有一丝清越的语音响起。“小檀越骨骼清奇,面相不凡。可能为老僧续下这个对子?”

围观众人闻听老和尚说话,不由的一阵骚动。俱皆看向肖遥和郭盛二人。肖遥闻言一愣,旁边郭盛却是大喜,大感有面子。加上一路来,对肖遥的学识甚是佩服,遂低声对肖遥道“学究,这和尚乃是本地有名的高僧,唤作德堪。据说是个党项人,向来不闻外事。此次能这般出来问偈,想来定是有莫大的机缘。学究权当游戏,不妨给出一对,不是图他什么所报,却莫要落了我宋人颜面。”

肖遥微微点头,却转向德堪,稽首一礼道“不敢当长老盛赞,此对学生倒是能对,只是有一事想要知晓,颇有些冒昧,却不知当问不当问?”

老和尚闻听肖遥所言,眼中忽的现出一抹奇光,一闪而逝。只是那一霎那的闪现,便让肖遥感到天地似是突然亮了一下,心中不由一动。

耳中却听到老和尚平和的道“檀越但请问来,若是老僧能解答,必不使檀越失望就是。”

肖遥点点头,盯着老和尚,缓缓的道“如此,学生失礼了。敢问长老,此偈却是长老何得来?又或是长老己所出?”

肖遥此言才落,旁边众人顿时一阵轰然,均是脸有怒色。“你这小子,好没道理。德堪长老何等尊贵,如何能取他人之题。是他老人家己想出的了。”

“就是就是,这却是那家小子,竟敢在此冒渎老神仙,可不是反了吗!”一时间,周围指责声一片响起。

郭盛看的面色一白,心里不迭声的叫苦。大是后悔怂恿逍遥接对。他倒是不怕与人厮打,只是在这边地小镇之中,那老和尚实是深受众人尊崇,便是西夏王公也多有前往膜拜的。

肖遥这般问来,要是真的惹恼了这位大和尚,恐是己等人,顿时就会被整个小镇之人群起诛之了。心中大骇之余,已是凝目睃视四周,暗打主意,待会儿一有不对,便要拽着这位学究,先离开再说。总不叫他随己丧了性命。

只是偷眼察看肖遥时。却见他仍淡然而立。面色不改。心中不由大是佩服。这肖学究虽是一文人。但傲骨铮铮。不失为一汉子。

众人刮燥之际。却听得德堪和尚一声佛号响起“阿弥陀佛。众位施主不需喧闹。”声音清越。乍一入耳。似如同一道凉气头顶灌下。顿时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