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说不定年后三月份的金熊奖就有《人在江湖》和《老男孩》的提名呢!”卫兰嘴巴里嚼着棒棒糖,一脸轻松道:“老板你拍的电影卖的那么火,不止是在院线,网络上、线下dvd影碟,都很火哦!”

“金熊奖?”张衡呵呵一笑,不置可否。

前世百花奖、金鸡奖等电影奖项,在两千年后可是办的红红火火,其中香江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就属于其中翘楚,而这一世却根本没有百花奖、金鸡奖等一些乱七八糟的奖项,因为这个时空的娱乐限制,电影奖项,也仅仅只有香江的金像奖,以及大陆所谓的金熊奖。

金熊奖,类似百花奖、金鸡奖一类,由国家广电总局与媒体人联合推办的一式重量级奖项。

但这种奖项,却是可操纵的,含金量并不是很高,得不到主流媒体的认可,而香江的金像奖则不同,皆是在电影一道上有着资深经验的老一辈电影人,根据专业眼光来进行推举和各种价值判断,如美学、拍摄手法、影片背后的意义等等,其中,票房成绩只占很小一部分的影响。

金像奖的评选规则类似于奥斯卡奖项,当然后者的含金量是电影界最高,得到整个世界所有媒体和电影人的信任,远远不是金像奖可堪比的。

至于金熊奖……不是张衡心气儿高,对于这种只要肯花钱雇佣水军就能得到的奖项,他还真没看在眼里。

他期待的是之后的金像奖,以及奥斯卡奖。

《人在江湖》虽然票房刷新了华夏历史记录,但也仅限于此,虽然拍摄手法比较超前,但带给观众的大多是负面影响,除了金熊奖外,金像奖对之恐怕是不屑一顾的,而且《人在江湖》并没有在全球进行上映,所以在北美评选奖项的奥斯卡奖也是根本无缘的。

但《老男孩》不同,《老男孩》的国内票房高达12亿,如今更是整个华夏的最高记录,既卖座、口碑又佳,在中青年的受众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力。

再加上《老男孩》经历了全球上映,在北美、欧洲都有不错的票房收益,入围奥斯卡奖的希望很大,更别提金像奖了。

当然,也仅仅是入围,如周星星自拍自导的《少林足球》,票房收益也仅仅次于《人在江湖》和《泰坦尼克号》,在观众受众上以及影片意义上都有不错的口碑,也是金像奖各大奖项的有力竞争者。

“新电影?”

“什么类型?”

车厢后方,张承望夫妻两人听到张衡的话,询问道。

二老闲暇时也会观看儿子的电影电视剧,对儿子的新电影也颇为感兴趣。

张衡笑道:“是一部关于动物题材的电影!”

“那就好。”黄文敏嘀咕道:“你拍的《人在江湖》我看了,太教坏小孩子了,这样的电影,以后少拍,多拍一些积极向上的,我看《老男孩》就不错!”

张衡苦笑,老妈是人民教师,对《人在江湖》这种古惑仔打打杀杀的情节自然不喜。

张衡拍这部电影也是迫于无奈,当初选择这部电影时,只是看中了其背后的商业元素,当时也有想法拍另一部低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可虽然投资低廉,但回报,却是远远不会超过《人在江湖》的,即便是《少林足球》,《疯狂的石头》恐怕也没有实力追撵。

撑死了也只能是媲美冯晓刚《大腕》一类的电影,不会像《人在江湖》那样影响一代人,只能在多年后泯然于众人。

复制本地址到浏览器看最新章节

正文 175。第175章 王会

十多辆黑色轿车从中山县一路驶向庙集乡。

即便是年三十,乡镇街面上也是人影绰绰,路过的人们看着这清一色的黑色轿车,俱都好奇不已。

车子在拐了几个弯后,在一座宅院前停下。

一个年轻人事先接到消息,早已在宅院门前等候。

“廖学斌同志!近来可好?”

“小廖,好久不见!”

“廖兄,老爷子最近身体还好吧?”

一群县官领导看到年轻人,纷纷露出笑容,上前热切询问。

“托诸位的福,我和老爷子过得很好。”廖学斌笑着拱了拱手,看向被人群围着的张衡一家人,点了点头:“诸位,请随我进来,老爷子在院子里,已经等候多时了。”

张衡看着这个年轻人,对方的年纪三十岁左右,戴着一副银边眼镜,整个人斯斯文文的,看起来仿佛不带一丝烟火气。

卫兰在旁边,打量了一下廖学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