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1/4页)

,没有就是没有,胡编乱造只是侮辱文字!我知道,写一篇作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让一个字一个字活跃在你的笔下,才能形成的。但在此之前,你更应该学会坚持。”

程汉达脸上有些愧疚,但听到作文老师的训话,他突然灵机一动,在讲桌上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

作文老师和底下的学生们定睛一看,“——忠犬八公的故事?”

“我今天要讲的一个故事,就是它,八公。”程汉达指了指八公两个字,“我的作文虽然忘在家里了,但是内容却完整的记在我的脑海当中。”

作文老师和同学们脸上出现狐疑,程汉达真的有写作文吗,还是现场发挥?

然而,随着程汉达的第一句话开始,教师中,开始出现了大片大片的沉默。

“是倒叙手法?”

“唔,这个手法很老套,看看有没有新意吧!”

放映厅中,影评人的眼光微眯,继续看着,这幅场景似曾相识,是九八年全球票房冠军《泰塔尼克号》的惯用手法。

大荧幕的镜头被切换,时间是1928年冬,一只被装在笼子里的幼犬,在日本的一家寺庙出发,被送往了国际运输机场。

三十个小时后,笼子抵达华夏燕海的某个运输港。

运输员们开始一件件的卸载货物,把货物从游轮上卸下来。

关着幼犬的笼子旁,一道封条已经被货物磨蹭的飞起,一直窝在笼子中的幼犬站起身,前爪推了推框门。

下一刻,框门被意外的打开,幼犬很快便钻了出来,看了看四周的正在忙碌的运输员,然后便头也不回的循着一道香气往前走。

已经饿了三十个小时,幼犬的肚子已经肉眼可见的扁了下来。

所有观众精神一震,知道故事已经进入主线,这条幼犬就是忠犬八公的小时候吧?

感觉上和预告片上的八公颇为相似。

但随着时间的过去,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感觉索然无味。

和预告片中的一样,霍林教授很恰当的在车站捡到了幼犬,随后,向来都不喜欢养狗的妻子王诺,极力反对,但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以及丈夫的软磨硬泡下,终于让王诺点头答应,自此,幼犬正式成为家庭中的一员。

霍林看到幼犬的项圈上挂着一个牌匾,在咨询了学校中修过佛学的钟老师后,霍林才知道,这条幼犬的品种叫秋田犬,是日本皇室喜爱豢养的看护犬,而牌子上面,因为写了一个编号“八”,所以霍林决定,以后幼犬的名字就叫“八公”。

一来是因为编号,二来是因为这条幼犬是来自日本,按照日本的习俗,通常都会在人名后搭缀一个“君”或者“公”字。

小八虽然被留了下来,但女儿因为忙着谈恋爱,没空照顾八公,所以养狗的差事便落在了霍林头上。

整部影片看起来如清水般平淡,刘德桦的演技自然无可挑剔,林清霞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即便是车站管理员郑尹健的光头形象,以及卖奶茶和热狗为生的摊贩午马,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虽然所有演员的演技都已经达到了及格线以上,但为什么还是感觉到枯燥无聊呢?

有影评人叹息,故事!

最重要的,还是这个故事太平淡了,纵观开场前三十分钟,“小八公与霍林一家一起成长,从小狗变成庞然大物”,这句话完全可以概括这三十分钟的主题。

难道是流水线作品,最终的结果,莫非是八公与霍林一起相伴到老?

不少人恶意的想着。

虽然温文尔雅的霍林经常有些让人会心一笑的举动,如趴在地上示范捡球的动作给八公看,但却依旧无法教会八公捡球回来的动作。

但很显然,这剧情还是太过枯燥了些。

在观众眼中,这条秋田犬的确算是忠犬了,每天准时陪霍林上班,傍晚污点准时出现在车站门口,迎接主人霍林下班。每天都是如此往复,刮风下雨,没有停止过。

小镇车站站长,买热狗的小贩,附近商店的老板娘,都有出色的镜头表现,也都熟悉了小八公每天早上傍晚欢送霍教授的场景。

这几乎是千篇一律的重复着那些枯燥的上下班画面。

每每都能听到霍林下班,从车站出来后叫出的那一声“hachi”,八公也会兴奋的扑上去向霍林摇尾巴撒娇。

这是车站每天都在上演的故事,但就是,太平淡了吧……

有些影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