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 (第1/4页)

整个张家,原本是非常贫困的,在百年前,老张家的祖先还在要饭度日,可以说凄惨而潦倒,但自从张家出了个张其松,整个老张家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如今,老张家又出了一个更逆天的张衡,所有人都预感到了,老张家已经走在了飞黄腾达的道路上。

“老四说什么时候回来?”

张吉庆招呼好了客人们后,便走到张承望面前,皱眉询问道:“这老四也真是的,给老爷子送终这么大的事情,竟然都不回来吗?”

张吉庆的语气里充满了怒气,兄弟四人早几年虽然都暗地里攀比,但整体来说,在孝心上却是一片赤诚,老四张承安在美国开公司,这一开就有二十年时间没回中山县了,每次通电话都说很快就回来,可每次都没看到他的踪影。

“回来,回来。”张承望说着,然后便看到他手机响了起来,接听后,听到电话里的意思,不由得怒火中烧,对着电话便是一顿怒斥。

张吉庆和老三张承远把目光看了过来,其他客人也好奇的向这边望来。

张承望怒气冲冲的挂断电话,深吸了几个口气,转身便离开了祠堂。

张承远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儿了,什么事儿让二哥发这么大火?

“怎么回事?”张承远追了过去。

“乡里的那群刁民!”张承望气的嘴都有些抖索了。

“什么刁民?”张吉庆也赶了过来,听到张承望的话,疑惑问道。

张承望咬牙切齿道:“咱爹定的祖地,前几年就已经敲定了收购意向,两亩地五十万,我已经付了一半的定金,就差签合同了,但是这群刁民却一直拖着不签,我心里觉着老爷子的身体还好,也不急,也就没大在意这回事……”

“你是说……咱爹亲自定下的祖地,现在地契还没收回来?”张吉庆有些不可置信:“承望,你这事儿办得太不行了!”

张承望恼怒道:“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老爷子在这地方住着,我能硬逼着对方买卖地契!?”

张承远连忙打断道:“好了,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走走,看看那群刁民是什么意思,这老爷子马上就要入土了,这祖地的问题竟然还没解决,这算什么事儿!让乡里乡亲的看笑话!”

老三的语气带着一丝常年形成的官僚风,尽管张吉庆有些不满老三做主的语气,但现在可不是闹着玩的时候,弄个不好,老张家可能就遭笑话了!

现在是上午九点了,正午之前必须入土,过了这个时间,那就晚了,尽管封建迷信不可取,那乡里就认这套,过了正午时间在下坟,老爷子死后怕是也不得安生!!

张家三兄弟想到这里,便一同火急火燎的前往老爷子指定的祖地。

……

庙集乡在中山县城辖下来讲,其实算是个不错的风水福地,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商业方面也发展的极为良好,每逢个几天乡里便会举办集市,热闹非凡。

乡里几个大姓,其中赵氏、张氏和孙氏这三家的人数最多,其中赵氏是庙集乡几百年前便定居在此的老地主级别,而孙氏和张氏,则是近一百年里才迁居再次的外姓。

今天正式举行集市的大好日子,赵氏的族人便兴致冲冲的冲上了集市。

这个集市被他们承包了,在这里摆摊做生意的人,每逢集市来临,便需要上缴一定的资金给赵氏族人,不然别说在这里摆摊做生意,不掀你的摊子砸你的饭碗就不错了。

赵迪有个不错的称号,叫“癞蛤蟆”,而他也时常以此自居,乐此不疲,因为癞蛤蟆吃天鹅肉嘛!自从十七岁辍学后,这七八年来,他在乡里可着实祸害了不少的天鹅。

如今他二十五岁,虽然一事无成,那每隔三五天在集市上收取的“保护费”,一次便抵得上他一个月的上班酬劳,这样不劳而获的方式让他极为喜欢和迷恋,于是在几年前第一次尝试了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并且迅速纠集了一个数十人围绕的利益链,专盯着庙集乡各式各样的集市,瞅准了机会便张开血盆大口,想这些摆地摊做生意的肉身上咬上那么一口。

有了这二三十个手下,赵迪也不用事必亲躬了,每次他都只需要坐享酬劳就可以了,然而今天注定他闲不下去了,老爹赵福刚的一个电话,让他不情不愿的带着二三十个小弟奔着老爹的所在地行去。

“爸,找我干啥啊!”

赵迪来到一处满是荒草的空地上,四下里空荡荡,让他莫名有些发冷。

“你说干啥,项城那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