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 (第1/4页)

于是吃货刘忘在毕业后,在网上找到希望树的图片,仔细的观看完后,便怀揣着几千块钱踏上了寻找希望树的征程。

他辗转了几个省市,来到西南大山,翻越了无数的山川,终于找到了希望树。

然而,除了希望树之外,他还看到了一张张脏兮兮的小脸,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萧瑟寒冷的秋天,这些孩子穿着破了几个大洞的棉袄,看着刘忘的时候,特别的讶异和高兴,围着刘忘问东问西。

刘忘感觉脑袋疼痛了,看了看希望树,便问这些孩子:“你们爸爸妈妈呢?这希望树是你们村里的吗?”

然后刘忘便被孩子们带到了一个村落里来。

那是怎样一个贫穷的村落啊!

一家家挨的紧紧的低矮的建筑物,深深的携带者刮风下雨的痕迹,柔弱的仿佛一阵四五级的大风就能吹到一般,这是一处只有三四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村子的名字叫喇叭村,这里没有村长,没有政府力量的支持,这里远离城市,完全与外界隔离。

年轻的劳力接二连三的走出了大山,却再也没有回来。

那时候刘忘心里在想,村里人给他们的村子起名喇叭村,或许就是想有一天,有一个超大号的喇叭,可以让他们的声音传到外界,与外界建造沟通的桥梁。

在浏览了一遍村里的建筑后,刘忘意外的发现了一所建筑还算不错的学堂。

学堂前还有一处空地,那里有一个简单的篮球架,这让刘忘愣然,这时,他听到村里的老人在说:“这时几年前啊,几年前一个小伙子来这里支教时帮娃娃们造起来的篮球架……”

刘忘忽然感觉自己的鼻子有些酸酸的,当他看到这个落后的村子,看到村头栽种的那一排希望树时,看到这些孩子们的那一双双充满希望的眼睛,刘忘心中的那一根弦触动了。

刘忘留了下来,成为了喇叭村里的第二个支教老师……

====

感谢“青春以逝”兄弟的打赏,感谢“目瞑不死”“青春以逝”两位兄弟的月票!全订阅看正版的都是我的衣食父母啊……泪目……感谢兄弟们!

正文 第497章 知识就是希望

在喇叭村的支教生活自然是清苦的,一日三餐都无以为继,在喇叭村,早上和晚上才能吃上一顿,除了米饭之外,能加上一点油水,简直就是美味。

刘忘没来之前,整个喇叭村吃盐巴都是一种奢侈,而在刘忘扎根喇叭村之后,村民们的味觉便开始丰富了起来。

刘忘说到底是个大学生,现实条件制作不出海盐,但井盐却是能轻而易举提炼得到的,巴蜀一带的井盐制作方法,刘忘在中学时就已经学习过,通过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卤水。

卤水是天然形成,属于矿物质结晶,在沸腾的开水里熬制,经过阳光的暴晒而形成的晶体,就是盐巴,但这种盐巴是有杂质的,简称粗盐。

到了这一步,就需要刘忘中学时代常做的提炼工艺了,经过稍微的加工,去除无法溶于水的杂质后,就能提取精盐。

一番劳作之后,看到院子里堆满了足够村子里的人吃上三五年的盐巴,刘忘深深的感到知识的重要。

如果没有这些知识,如果没有中学时代化学老师让死记硬背的“十大制盐法”,刘忘觉得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吃货来说,吃不上盐是该多么的痛苦。

孩子们包括村里的老人们在随后的日子里更是见证了刘忘带来的一幕幕神奇的现代工艺学,辣椒这种在爱村子里奇缺的产物,在刘忘手中,三四个月的时间就在山头朝阳的土地种植了满满的红色辣椒,至于甜糖就更好说了,除了树林里的蜂窝外,山上还有天然结出道希望树,果子有着淡淡的甜,糖分虽少,却足够刘忘用来制作食醋了。

食醋除了糖之外,还需要乙醇,米糠等作物,这些在这个原生态的村子里不难找到,乙醇的酿制更是现成的,村里的老人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酿酒,所以这个村子里不缺酒,自然也不缺乙醇。

在制作食醋的同时,刘忘又突发奇想,用希望果和蜂蜜等一些简单的原料,代替葡萄、苹果、番茄等作物酿制各种各样的果汁醋,让孩子们第一次品尝到了可口的“饮料”。

刘忘的到来不仅为喇叭村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味道,还把这种制作方法交给了村子里的老人,除了这些之外,给村子里带来希望是刘忘最初的目的。

希望来自哪里?

知识!

有了知识,就有希望!

刘忘深深地明白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