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1/4页)

王偕自然是十分的不舍,可是此时王琦公回乡,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三人在厅堂之中用膳。

王家祖上乃是谢家嫡系,虽然此时带上顾绾便只剩下这三人。但是规矩还是要讲的。

正所谓食不言寝不语,虽然王偕不怎么在意,可是王琦公他老人家却十分的忌讳。

所以顾绾自然是要安安静静的吃饭,待到用过饭之后,三人坐在厅堂之中,喝着香茶。只见这王琦公眉头皱起,手中端着那杯香茶摇摇晃晃,倒是和平日里严肃端正的形象有些不符。

顾绾赶忙开口问道:“祖父,心中可是有事情?”

王琦公笑着说道:“前些时日,翟鹏翟大人的儿子,求我到山东威海卫给翟大人诊治,只是此时若是我贸然前去,会不会?”

顾绾笑了笑说道:“我知道祖父在担心什么,左右已然将那严家父子得罪了,倒也不怕这些事情,只是虽然他严家父子看不惯夫君,可是陛下的心里却还是有些计较的,祖父尽管去,只是若是此时去了,恐怕是赶不上年节了。”

王琦公叹了一口气,而后说道:“我确实有些担忧,毕竟这个年节,乃是如是在我王家过得第一个年节啊。”

此时此刻妙谨才恍然,此时岁末将近,她已然和王偕成亲两年有余。

到了腊月里,京城越发冷了起来。院子里除不尽的积雪也厚了起来。

王琦公终究还是到了威海卫,所谓人命关天,却也不是小事。所以这偌大的宅院里除了府中的家奴,便只剩下顾绾与王偕。

此时王偕无官无职,闲来与顾绾一同读书写字,倒也乐得悠闲。

这一天天晃晃悠悠到了年三十。

京城人士最喜欢热闹,所以这年三十的夜晚灯火通明,烟花爆竹不绝于耳。饶是不太喜欢热闹的顾绾,听着这声音,都觉得喜欢欢喜安逸。前些时日,锦衣卫的人将语秋送回了府中,顾绾一直询问李百户的下落,却未曾听到半点消息。

顾绾心中不禁一阵担心,那位百户是个好人,若不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却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只是命运如此,顾绾却也无可奈何。

王偕看着又走神的顾绾心中不禁一阵担忧,忙开口问道:“如是,可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回忆?”

顾绾笑了笑,摆了摆手,开口说道:“没有,只是被这烟花爆竹吵得有些头疼。”

话音未落,一双温热的手扶上顾绾的太阳穴。力道适中,手法娴熟,倒是让顾绾心中的烦闷少了不少,顾绾笑着拉着那双手,眼睛亮晶晶的问道:“夫君这是在哪里学会的啊?”

王偕笑了笑说道:“我王家乃是医学世家,我虽不如祖父那般精通医理,可是寻常的小毛病,还是很有一手的。”

王偕难得如此自夸,顾绾自然要奉承一番。

“原来如此,看来我还真是捡了个宝。”

两人依偎在一起,此时天空中烟花绽放,灿烂美丽的景象倒是让两人忘记了拌嘴。

“烟火灿然,佳人与共,我斯明月,悄然玉熙。”王偕喃喃在顾绾耳边念叨,这古人便是如此,是不是说上几句含蓄之极的情话,但是越是含蓄,却越能搅动人心。

“说来,这也是我第一次同你共度除夕,来京师的第一年,我一个人过得除夕,嫁给你的第一年,我又是一个人过得除夕。如今,你我总算是修成正果。却总觉得,有些不真实。”

顾绾抚上王偕的眉头,为他抚平皱起的眉峰。

“却是我连累了如是,你这样的女子,本该在江南之地清闲度日,却因为招惹了我,而落得如此。”

“也怪我,为色所迷。”

顾绾这句不太正经的话,一下子把方才好好的气氛消失殆尽。

王偕不禁哑然。

而后大笑道。

“彼时,为夫也算是为色所迷,而此时却是为你所迷。”

大明嘉靖二十四年,正月。

不视朝,文武百官于奉天殿外行礼。

这次已经是这位嘉靖陛下第二次正月不视朝,这位陛下方才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却如此荒废朝政,倒是让朝野有了些其他的声音,可是大部分人却畏惧大礼仪之下群臣延杖的事情。

谁也不想在年节里触这个霉头。

顾绾在初二那日回了娘家之后,便和王偕一直待在家中,王家在京师本就没有多少亲人,所以两人也乐的清闲,恐怕过了这段时间,他们就没有多少清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