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 (第1/4页)

个孩子。

顾家算是真的脱离了贫穷的泥潭,只是顾绾此时总是会忍不住想起来了那个中午,顾老二坐在田埂上的身影。

顾老二如果活着,应该能过得更好,顾老二是顾绾见过最为通透的农民,如此早早的离去,真的很可惜。

此时顾知似乎也是想到了他那位早逝的兄长。

幽幽的叹了口气。

“若是二哥还活着,我们顾家也就能团圆了。”此时坐在一旁的顾苏和顾明奇抹了抹眼泪,这些年顾知对他们虽然不错,可是哪里会有亲生父亲来的好,父亲意外身亡,母亲改嫁。

这两个人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三弟这次回来,打算呆多久?”

顾老大问道,顾知笑了笑,端起一杯粗茶,开口说道:“若是没有意外,我便留在这个地方,专心教导明奇,好生给阿苏找一门婚事,便不再出去了。

顾老大顿时有些奇怪,他忙开口说道:“三弟此时乃是举人,在这太仓内也能谋得一官半职,如何能屈才在这兰溪村种地呢?”

王偕笑了笑,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看着兰溪村分外澄澈的天空。

“这在京师呆了这么久,总算是弄明白了一件事情,我根本就不是那块料,我也不喜欢整日里端着架子,当初我真的错了,若是让二哥,说不定有些事情就不会发生。”

这顾知又把气氛往悲伤的地方引,大伯娘一向比较能察言观色,赶忙转移话题开口说道:“阿绾啊,你和姑爷成亲也有好多年了,怎么还没有孩子啊,可得加把劲儿了。”

一旦把话题引到孩子身上,一切就变得轻松起来,毕竟新生命代表着希望,王偕听到这句话,只是笑了笑,对着大伯母说道:“大伯母放心,我会努力的。”

这句话倒是让顾绾老脸一红,倒是未曾想到王偕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第一百九十四章 苏州知府

一家人聊过了家常之后,便吃了一顿饭,待到夕阳西下之时,顾老大一家人才准备回到沙溪镇,顾知自然是一阵不舍。

晚间万籁寂静之时,顾绾与王偕一同睡在顾绾年少时曾经睡过的床榻上,倒是让人觉得分外的怀念。

此时屋外风吹叶响,倒是分外的清净。

只是此时躺在顾绾身边的王偕竟然微微一阵叹息。

顾绾不禁有些奇怪,便赶忙开口问道:“这是怎么了?”

王偕笑着回道:“如是的故乡待着倒是无比惬意,只是明日我们就要离去了。”

王偕此任乃是苏州同知,自然是赶紧走马上任的,毕竟陪着顾绾一同在杭州浪费了很长时间。

“大丈夫总该有些志气的吗!”顾绾拍了拍王偕的肩膀,王偕但笑不语,一会王偕身边就传来顾绾浅浅的呼吸声。

此番王偕被派往苏州,并非是来享清福的,这些年来江南沿海一带倭寇横行,苏州府境内更是屡次遭到倭寇洗劫,和王偕一同上任苏州知府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派来的。

苏州知府李峰值乃是一位十分精干的能人,之前在河南为官,名声不错,只是听闻这位知府大人脾气有些古怪,似乎对于王偕这般面容英俊之人十分不喜。

而且王偕这一次有没有按时到任,恐怕到了这苏州便是要被这苏州知府大人给来个下马威。

第二日一早,顾绾从床上气来,看到王偕一张姣好的面容上显现出几分疲倦之色,顿时有些担心,便开口说道:“你这是怎么了?”

王偕笑着摆了摆手,开口说道:“倒也没有什么事情,只是昨夜想的有些多了,我们快去用饭吧。”

顾知从门外进来,看着王偕开口说道:“马车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快点吃完早饭走吧。”

顾绾和王偕点了点头,吃完早饭之后,便坐着马车赶紧上路了。

饶是抓紧时间,两人却也还是走了三天才到达苏州府。

若是在后世,恐怕坐一趟高铁,不出半天就到了,可惜在这个只能靠畜力的古代,却也只能忍受这等路途之苦,可顾绾和王偕那也都是行走万里的人,自然是不害怕这些的。

只是到了苏州府,在客栈之中好生休整了一番,王偕才到这苏州府报道。

这苏州真不愧是江南富庶之地,这知府衙门气派之极,可比昌宁县那个地方要好的太多了。

只见这气派的大门旁蹲着两座精美的石狮子,门前站着的衙役也是眉目端正的,王偕报上了自己的名号,自然就被迎了进去,到进入正堂,只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