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当得,当得!”蒋少文喟叹一声,目光转向柴令武:“不过,老夫还是要考较的,令武,你可通经义?”

“略知一二。”柴令武躬身一礼,就等着蒋少文提问了。

“好好好,令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何解?”

柴令武的小脸上作出一种模仿大人的凝重,给宾客们倒是添了几分笑意,他清了清嗓子,大声道:“这三句话,出自《学而篇》的开始。第一句的重点在于‘时’和‘习’字,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就是一个有志于做学问的人,不要拘泥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随时随地的学习,才能有更好的领会,得到作学问的快乐;

第二句的重点在于‘朋’和‘远’。朋,指的是志同道合者;远,指的是知己难得。须知知己难得,一个专心做学问的人,总是曲高和寡,要不怕寂寞,总有人会理解你、支持你,到那个时候,即便你们难以相见,心中也是快乐的。

第三句的的重点在于‘知’和‘愠’。知,是相知,知己;愠,是‘怨天尤人’的意思。一个做学问的人,要有博大的胸襟和气度,即便是没有人理解,也不会怨天尤人,而只会自我反省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只有做到这些,才是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

柴令武声音琅琅,早在他解释第一句经义的时候,堂中已经是鸦雀无声了,等他说完,才发现情景有异,刚才还满脸自得的小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不安。

良久,蒋少文长叹一声,“朝闻道,夕死可矣!”说罢,向堂上一揖,转身下堂径去。

《四书》、《五经》千古以来的注解,其中颇有些似是而非的解释,譬如对于第二句,有朋友从远方来,招待一番,当然是很高兴的,但也有例外,譬如家里缺钱,别说是朋友,就是亲爹来了,还指望从他身上刮下一层油来,若说喜悦,那可实在是有些勉强,至于提到君子的档次,那就更加让人难以接受了……那不是君子,是打肿脸充胖子。

蒋少文是一个致力于学问的人,虽然柴令武对这三句的解释不符合他所熟知的经义,但细细比较起来,却更符合圣人的学问之道。这是一种颠覆性的震撼,所以他才发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叹,那向席上一揖,是给小婉的。

两名持字侍女见蒋少文已经退下,这才将字卷好,交给平阳公主。平阳公主今天是满心的欢喜,眉眼弯弯,笑问两个儿子:“说吧,你们两个要什么奖赏?”

柴氏兄弟对视一眼,道:“只愿娘亲松柏长青,孩儿们永远承欢膝下!”

“好,好,快回座吧!”平阳公主在这一刹那,声音竟有些哽咽,脸上却是一脸幸福的笑容。

接下来的便是,李渊赐下的一班歌舞,在舞影翩跹的时候,一批侍女将一个个用雪白的瓷杯装着的奶昔送上各位宾客的桌子,同时还有一块西式糕点,糕点上还有五个水果酱绘出的小字:鹿鸣春承制。

“这是什么?”有人用汤匙舀了一勺奶昔放入口中,顿时感觉到一片香甜、冰爽,那些贵妇名媛更是吃得眉开眼笑。

“秀宁,你是从哪儿寻来的厨子?改天让他上我府上也做上一回。”长孙无垢笑道。

平阳公主也是第一次吃,她看了小婉一眼,笑道:“王嫂,这可不成,不是我小气,这是婉丫头用来赚钱的。”

“哦,这也是她做的?”长孙无垢笑道。

“她开了一家鹿鸣春茶苑,还特地托我邀请你们去参加开业典礼呢。”平阳公主笑道指了指装着蛋糕的碟子,长孙无垢看去,果然有一张极为精致、小巧的请柬,上面写着鹿鸣春茶苑的名字、地址、开业时间和上下款。

“这东西做得却精致。”长孙无垢笑道,却也没说去与不去。

其他在座的人也陆续发现了那些请柬,顿时也是议论纷纷,那些女人们多半见过小婉,所以只是对两样小吃上心,而男宾们固然喜欢两款精致的食物,对于这个敢在平阳公主生日筵上乱发请柬的人更加好奇——敢于在这个场合下做这种事,毫无疑问是得到了公主殿下的允许,那她在公主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是有心人要研究的了,薛万彻便是如此,他有些苦涩地看着那张请柬,琢磨着该如何处理或向太子禀报这件事情。

李建成也在看这张请柬,他还不知道小婉和薛万彻之间的事情,做为太子,这种揽钱之类的事情自有下属去做,他只是觉得小婉这个女孩倒是蛮奇特的,会治病、有学问,而且还会做生意,如果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