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 (第1/4页)

她挣了多少钱?李安不知道怎么竟想到了这个问题。

李承乾的目光看向远方,他的心情也很是不平静,这些年来,每个人都觉得他这个太子风光无限,但又有谁知道他一直是如履薄冰?

李世民是一个强势的君王,对于李承乾要求的十分严格,而且给东宫选择的佐臣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期望越大,压力也就越大,尤其是在李泰渐渐长大之后,李承乾就觉得压力倍增。

他很清楚,只要自己不做错,李世民就不会将他的太子位置拿下,可愈是这么想,他的压力也就愈大,生怕出错。单是来自李泰本身的威胁,他不害怕,虽然李泰诗词文章比他好,可治理天下靠的不是诗词歌赋。世家、朝臣的支持也无所谓,这些他同样不缺,而且其中的大部分人也是有限度地支持李泰,不等尘埃落地,那些人是不会轻易表态的;而最大的变数就是父皇的态度,那才是决定性的,而恰恰就是李世民对李泰表现出异常的关爱,这才让某些朝臣蠢蠢欲动。

李承乾突然觉得这心里面有些松动,因为他想到了过些日子就会到沧州,或许老师会帮他结开心结吧?他有些心虚地看了李安一眼,发现他并未注意自己——怕什么?就算他注意到自己走神,难道还能看出自己的心事不成?

“少爷,天已经晚了,咱是不是要找个客栈休息一晚再走?”李安问道。

“嗯,随便找个客栈,将就一宿吧。”李承乾应了一声,抬头看看西边的残阳,确实已经很晚了,他们所路过的这个城镇,有很多人家已经升起了炊烟。

“好嘞,少爷你等一下。”李安从马上跳下来,扯着一个路人询问客栈的事情。

“皇上,你看,这是乾儿留下的书信。”

长孙皇后将李承乾的留书递给李世民,微皱着眉头说道:“这个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也不想想自己是什么身份,身边只带着李安,难道他就不怕,在路上会遇到什么危险吗?等他回来臣妾一定要好好说道她一番。”

李世民好笑地看着她,其实他很清楚,皇后这是提前将该说的轻描淡写的都说了,堵他的嘴。他将信往桌上一放,笑着向长孙皇后劝慰道:“皇后不用担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乾儿久居朝堂之下,不谙百姓疾若,出去走一走也是积累阅历,增长见识,反正他最终还是要去沧州的嘛,顺路而已。”

“话虽如此,可乾儿毕竟是一国储君,怎么也应该多带几名侍卫。”长孙皇后不满道,这已经纯粹是站在母亲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了。

李世民噗然失笑,道:“皇后,这入秋后,你的身体要多加调养,其它的事情就不要操心劳神了,乾儿已经大了,朕在他这个年龄已经带兵打仗了。”

“皇上,你还真的准备让乾儿带兵打仗啊?”长孙皇后问道,却并没有什么激动的神色。

“朕打得,莫非朕得儿子就打不得?兵者,凶器也,如果不用打仗,那是最好。但现在四夷未伏,恐怕不打不行,既然有这个机会,朕也希望他能够证明自己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储君。”

“可是……”长孙皇后也是出自将门,这些道理又怎么会不懂,可是想到自己的儿子要行战阵之事,当母亲的心又怎么能平静下来?

李世民怜惜地拉起长孙皇后的手,心中不无歉疚之意,在大唐开国之前,因为炀帝怀疑李渊,全家羁留在关中,隐隐有人质之意,长孙皇后过得就特别压抑,后来大唐开国,又因为隐太子的关系,也是一度受到排挤,这好日子没过多久,身体又渐渐地坏了,如今儿女渐渐大了,却又有新的烦恼出现了。

“皇后,你放心,朕答应你,父子不相疑”李世民轻轻拍着妻子的手说道。

“谢谢皇上。不过这次泰儿也请旨前去沧州,你为什么不让他一起去呢?”长孙皇后是极想两个儿子能够凑到一起,和和睦睦的。

“他们不适宜在一起。”

李世民摇摇头道。

“那、乾儿离宫的事情该怎么办?”长孙皇后急忙问道。

端起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李世民笑道:“我已经命队伍起程了,对外就说是太子身体不好,只能坐马车赶路。”李世民的目光投向窗户外面,他现在倒是期待李承乾会在路上遇到什么事。

……

沧州张府。

“什么?淮阳王找你谈话?”

小婉对李道玄找张陵谈修路的问题有些奇怪,这不是在张陵与王守拙之间制造摩擦吗?在听完二人的谈话经过之后,小婉开始冥思苦想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