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 (第1/4页)

第二件事却是关于张义自身的,这几年他在长安打理长安那边的生意,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不趁手,但有小婉给打下的底子,尤其是这两年诸般生意都走上了正途,真正需要他操心的已经不多。听说要往泾州送年货,恰好他要亲自来给二人报个喜讯,便跟张杨氏请命,要亲自去泾州一趟。到了临近泾州的驿站住下时,却偶然听说了张陵上任遇袭之事,便打定了主意要留在张陵夫妻身边。

小婉叹了口气,张义他们七兄弟虽然在入府之初便自写了文书,但那时是刚刚相识,担心主家怀疑。没多久,张杨氏便将出籍文书给了他们,但这七兄弟却仍是以张家下仆自居,她和张陵都劝过他们,但七兄弟执意不从,所以现在便有些称呼混乱,一方面以兄长事之,另一方面却以家仆自居,也是无奈。

虽然二人相劝,但张义就是不听,最后还是小婉劝慰,让他不必心急,待孩子稍长再考虑这件事情:“张二哥,这里的事情不急,义父已经派了铁牛过来帮忙,又有张大哥照拂,倒是长安那边嫂子还没有出月子,孩子尚小,你这做父亲的不能离开。”

好说歹说,此事才揭开不提,将话题移开,小婉却是离了席,让这般男人自在喝酒。

回到后房,哄了正在逗留四条小藏獒的宝儿,便进了屋坐下,紫鹃上前呈上了单子。张义这次过来,不仅带来了年货,而且还捎来了不少从长安买来的一些稀罕物件,现在长安的商路四通八达,尤其是那些波斯胡,将生意都做到了皇宫。二人照着单子将那些稀罕物都拿进屋里,小婉留了几样好的自用,又给宝儿留了一些好玩的,其它的准备赏赐给紫鹃她们,又从中择了一些准备年后回礼的。

虽然这两年她们夫妻在外,远离长安,但逢年过节或者遇到了什么好物事,总要准备一些礼物,往京城相熟的人家送去……这平时常敲木钟,关键时候才能有响应。

又使用人将送来的年货登记了入库,直忙活了一个多时辰才算是料理妥当,小婉松了口气,笑着对紫鹃说道:“这些倒是来得正可好,要不年后都不知道往外送些什么了,泾州这地方比不得沧州,总不能买了猪羊再送回去。”

紫鹃却道:“话是如此,礼尚往来也是人情,可有些亏呢,那些家伙贪默民脂民膏,送礼送的轻松,可咱家里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小婉放下单子也是轻叹一声:“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人家是做官为赚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咱家却是赚钱为了更好的做官,做个好官。”

紫鹃笑道:“家里有赚钱,做官自然不需要贪墨,这是以银养廉之策。”

以银养廉……养廉银?

小婉记得好像是哪一个朝代有过养廉银一说,好像就是变相提高官员的收入,不过这个政策不是很有效果,人的贪欲几乎是从来不会满足的,只要他有了可以攫取的机会,心性不坚的人自然而然地就想伸手,给他再多的傣禄也是枉然。

微不可察地摇摇头:“紫鹃,还有这些布料和脂粉给府里的女眷都分一份,到底是过来,或多或少总是个意思”

紫鹃点点头:“夫人说的是,这些布料、脂粉在安定可是买不到的,她们一定欢喜。”

无论外面世界如何,无论大家还是小户,日子都要照常地过。以前在京城的时候,每到节日,张陵夫妻俩少不得要去各府上拜见,便是倒了沧州,也是如此。不过,今年在泾州的这个春节,倒是过得清闲了许多,倒也有贴子进来邀张陵出去赴宴,只是被张陵婉拒了,张府上上下下现在也有百十号人,再加上程铁牛和张楠都在这里,热闹无比,在小年的时候,沧州那边送来了满大车的鞭炮、年货,张楠领着宝儿这回有了营生,等程铁牛来了之后,三个人越发的胆大,看上去倒像是三个差不多大的孩子,忒没正形。

到了三十,小婉亲自写了十余付对联,又用红纸写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福’字,命人张贴在门上,大红灯笼也早已经准备好,厨房里传出阵阵浓香,爆油声滋啦啦的响。

下晌的时候,一扫上午的忙碌,阖府上下开始吃团圆饭。在内宅正厅,摆了一桌,男人们在那儿喝酒,则厅里也摆了一席,女眷们和宝儿在这边吃饭。

虽然说主仆在家里没有同桌用饭的规矩,可张忠、张义他们几个,以及紫鹃、雪雁和几个屋里的丫环,小婉和张陵都没拿他们当外人,而且人多在一起吃饭热闹,除了外面的些人之外,这些屋里的仆人也都在一起用饭,便是那八位保镖也在另外一间屋子单独上了一席。

厅里那桌,虽然张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