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 (第1/4页)

说完,他作势欲跪。

“得了吧。”

张麟本来就是跟他开玩笑,哪里会真让他跪下,“去帮我把这马喂好,这一路上可把它累着了。”

“好嘞”

张喜牵着马就往马厩的方向走。

“等一下,把灯笼给我。”

张麟劈手夺过灯笼,蹬、蹬、蹬地回自己的院子去了,张喜只好摸着黑去马厩。

张陵兄弟几个长大之后,都各自有了院子,便是绣娘也有了自己的院子,张麟回到自己的院子前一敲门,将院子里的仆女、丫环都惊动了起来,知道是他回来,又是一阵忙活,一名仆女匆匆地去厨房给张麟张罗吃的,这边丫环们用炉上热水给张麟冲茶,先驱了驱寒气,直到天亮的时候,张麟才去见了张杨氏,又跑到张陵和小婉这边?

“三弟,你怎么跑回来了?不是在淮阳王帐下听令吗?”张陵奇怪地问道。

“这不是过年了吗?皇上想王爷,就召王爷回京,临走的时候将我也带上了,若不是跟王爷同路,到现在还被关在城外呢。”张麟进屋就四处张望。

“看什么看?”张陵瞪了他一眼。

“嘿嘿,我是在找小侄女,她在哪儿?”张麟摸着后脑勺笑道。

“前面冷,她在后面的房里。”小婉说道,领着张麟来到后面看妞妞。

“长得这么丑?”

张麟抱起妞妞,左看右看找不到和张陵夫妇相像的地方。

“你懂什么?小孩子都这样,宝儿刚出生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再过几天就好了。”张陵看了小婉一眼,见她没恼,便狠狠地瞪了张麟一眼。

张麟也晓得失言,尴尬地看了小婉一眼,见她脸上不动声色,心情一松,连忙将孩子放回摇篮,找了个借口溜走。

他这边一走,小婉的脸立刻‘寒’了起来:“这小子竟然敢说咱们妞妞丑,等他结婚生子之后,我一定要跟娘说一声,那孩子的小名由咱来赶。”

“你准备给起什么名字?”张陵小心翼翼地问道。

“丑丑”小婉磨牙。

汗张陵立即挥袖。

刚刚走到院门的张麟突然浑身打了个冷战,差点儿一头撞门上,“这是谁在念叨我了?”

三十要祭祖,以前在乡下的时候,将祖宗的牌位往桌上一摆,然后放上去半拉猪头,一只鸡,一条鱼,一柱香,列祖列宗吃得都挺满意。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祖宗们的生活水平也是水涨船高,而且比较麻烦的是,祭祖这种事情都需要子孙们亲手准备的,不能假外人之手,哪怕是下人也不能伸手。

小婉还在月子里,但看别人都在那儿忙活,自己歇着也不好意思,便也来到厨房帮忙,不一会便出了一头的虚汗。张杨氏被唬了一跳,连忙命两个丫环将她扶回房间:

“这儿也不差你一个,赶快回去歇着”

小婉虽然不想,奈何身体确实有些支撑不住,只好回房歇了。

厨房这边,便由张杨氏在这边张罗……今天最高兴的莫过于她,三儿一女,一媳二孙都齐聚身边,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说是忙碌,主要是清洗那些祭器,像祭祖用的整猪、整羊什么的都已经蒸好,各种鲜果、干果……荤素齐全,比以前丰盛多了。张杨氏看的十分开心,日子过到这个地步,她现在觉得很满足。

“娘,你回去休息,剩下的我们来做。”张陵看张杨氏脸上有几分疲倦的神色,便劝她回去休息。

“剩下的不多,还是做完了再些吧。”张杨氏看了看窗外的天色说道,此时已经将近酉时。

等所有的供品都上了供桌,全家人都在牌位前叩了头,这算是告一段落,阖府上下立即行动起来,准备本年度的最后一道大餐——团圆饭。

前两年张陵和小婉都不在家,尽管家里的人也不少,但总像是月缺不圆,少了许多兴趣,今年可大不相同,不仅儿女、媳妇、孙子都在,而且还多了一个小孙女,尽管还不会开口说话,却是一个家和万事兴的喜兆,张杨氏走路都觉得轻飘飘的,这脸上的笑纹就没消失过。

屋里的炕上摆了两桌,地上二桌,中间用屏风隔了,外面大厅摆了两桌。

小婉是长媳,请张杨氏主位坐了,自己侧坐相陪,张楠、李婶、绣娘和张忠他们家里的也都依次坐好,宝儿等几个孩子在在桌子边规规矩矩地坐了,而张陵他们兄弟三个和张忠等人在地上坐了,外面大厅是给管家和管事们的。

刚开始的时候,一个个都正襟危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