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 (第1/4页)

昭与宜妃插科打诨,聊得倒也热络。

正在这时候,康熙也下了朝,来慈宁宫给太后请安了。

一时间,哪怕心情不好的惠妃和荣妃也得忙打起精神、带着得体的微笑迎驾圣驾,德妃更是笑脸柔婉、端方优雅,一双眼睛也是无比认真地看着康熙,殷切款款。

请安后,康熙上榻对太后对坐,饮了一口茶水人之后,便道:“钦天监已经择了日子,下个月初九正是黄道吉日。”

昭心想,眼下便是九月月底了,若是十月初九行册封礼,是否有些仓促了?

太后也有此疑虑:“皇贵妃册封礼都筹备好了吗?”

康熙笑着点头:“朝服朝冠、金册、金宝全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行册封礼。”

太后点了点头,笑着说:“那就好,既然准备好了,早点行了册封礼,也能腾出手来筹备太子的婚事了。这六宫无主,瓜尔佳氏以贵妃身份领六宫事务,终究有些不合宜。皇贵妃的身份,便名正言顺多了。”

康熙“嗯”了一声,“朕也这么想的,左右这回只加封一人,也不是很费事。”

这时候,德妃突然起身,屈膝一礼道:“启禀皇上、太后,加封皇贵妃实在是难得的喜事,不知皇上太后可有意让宫中一些姐妹沾沾皇贵妃的福气?”

康熙微微蹙眉:“你的意思是”

德妃笑容端方优雅:“臣妾想着,二公主和三公主都指了婚,不消二三年便要远嫁。二公主生母荣妃地位倒也尊崇。”说着,德妃露出几分怜悯的表情:“可三公主生母至今仍是个贵人,多少有些不体面。”

第367章、德妃干政

德妃露出几分怜悯的表情:“可三公主生母至今仍是个贵人,多少有些不体面。”

昭听得蹙眉,德妃这是毛意思?莫名其妙为八竿子打不着的布贵人兆佳氏请封?!昭忽然瞥见太后眼中的那一抹赞许之色,便顿时明白了德妃的意图,德妃此意,是要向太后展示贤惠,同样也是向六宫展示自己的本事呢!

同样,德妃这也是不忿她一人单独行册封礼呢!这后宫里,从来都是数人同封,单独行册封礼,在康熙朝这还是头一次呢!

昭突然心下一动,抿唇一笑:“布贵人兆佳氏入宫多年,的确当得一个嫔位。只是这六嫔之位已经满了。”说着,昭露出可惜之色,她眯了眯眼,期盼德妃继续说下去。

德妃果然不负所望,忙微笑款款道:“其实只要皇上太后中意,多封几个嫔妃又有什么关系?早些年,还曾经九嫔并立呢。”

德妃继续道:“何况,如今破例,也不只是为了三公主的颜面,三公主生母位份高了,更显得皇上重视公主和准额驸、重视喀喇沁部。”

听了这话,康熙点了点头:“这话也有道理。”说着康熙看了看昭:“你觉得呢?”

昭立刻绽开一个甜美的笑靥:“难得德妃思虑如此周全,连满蒙联姻这等前朝大事也如此关心。”

这话落在康熙耳中,顿时脸色板了起来,德妃若不说满蒙联姻、不提喀喇沁部便罢,这一提,便难逃干政嫌疑了!

德妃最懂得察言观色,一见康熙变了脸色,登时便咀嚼出昭话里的挑拨之意了,她二话不说急忙跪下来请罪:“臣妾一时失言,竟妄议朝政,还请皇上恕臣妾无心莽撞之罪!”

说是请罪,其实更是脱罪呢,好一个“无心莽撞”!

昭笑眯眯道:“皇上、太后,德妃想来不是有心干政的。兆佳贵人和三公主平日里与德妃也无甚来往,德妃只是一片善心罢了。”

昭这话看着是替德妃说话,但更是言明兆佳氏母女与德妃关系并不亲近!既然并不亲近,德妃怎么会好端端替兆佳贵人请封了?兆佳贵人又不是德妃宫里人!

一时间,直叫康熙面色更冷峻了三分,太后也露出几分不悦之色。

宜妃挑了挑眉,露出看好戏的表情,荣妃与惠妃四目相对,眼中俱滑过一丝不屑之色。替别的宫的嫔妃请封,德妃的手伸得倒是够长的!这下子栽了吧?

面对康熙与太后冷眼威势,德妃跪在地上,寒冷季节里,额头竟沁出了一层汗珠。

昭无心阻兆佳氏封嫔之路,纵然布贵人兆佳氏是已故佟皇贵妃宫里人,昭对她也没什么恶意,反倒是有些同情,她们母女伺候了佟皇贵妃那么多年,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受了这么多年气,最终三公主也没能被指婚到佟家,这里头,说到底还是昭的缘故。

昭便笑着说:“不管德妃出于何意,臣妾都觉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