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部分 (第1/4页)

徐浩东放心了,“两位领导,这是有人别有用心啊。”

戴昌明又是摆手,“小浪花而已,说过了算。”

沈亢说道:“浩东,关于使用吴佩林的问题,你和市委副书记阎芳,都写了书面检查。我现在代表省委组织部,向你核实几个问题,希望你如实回答。”

徐浩东郑重地点了点头,“我以我的党性保证。”

沈亢问道:“在你担任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期间,吴佩林曾是你的下属,吴佩林被推荐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时,你真没有阻止过吗?”

徐浩东道:“我当时确实没有阻止过,因为吴佩林是个刺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私心作祟,希望他离开市政府办公室。”

沈亢问道:“你说你当时为了让吴佩林离开市政府办公室,还为吴佩林说过好话,可我们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记录,你是不是在有意帮别人分担责任?”

徐浩东道:“我确实为吴佩林说过好话,之所以没有文字记录,是因为我当时不是机关党工委书记,我只是机关党工委委员。按照惯例,对党员离职时的评价,应该由党工委书记或副书记负责。”

沈亢问道:“你认为吴佩林能出任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关键因素是什么?”

徐浩东道:“首先是当时的市委书记方一山,最初是方一山提名吴佩林的,要求组织部对吴佩林进行考察。可以这样说,当时党风不正,一把手提出来了,又是一个独断专横的一把手,组织部的考察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其次是吴佩林父亲吴九明的影响力,吴九明退休时虽然只是一个副市级干部,但他很有威信、很有能力、很有口碑,所以有些领导有些部门或多或少的感情用事,这对吴佩林的上位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沈亢点了点头,“你继续。”

徐浩东道:“还有,就是组织部门和其他部门领导的不讲原则,这其中就包括我。当时的冯兴贵同志,是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他是有责任的,还有当时的组织部副部长阎芳同志,她也是有责任的。相反,当时的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夏富麟,他曾公开反对吴佩林出任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所以他是没有责任的。”

沈亢问道:“那么,你认为冯兴贵同志和阎芳同志该承担多少责任?”

第0603章 人无完人

徐浩东略作思忖,然后说道:“昌明书记,沈亢部长,我一贯主张在追究历史问题的时候,应该客观地考虑当时的环境,特别是当时的政治生态。与此同时,我也对沈亢部长的说法不敢苛同,追究责任如果用百分比去划分,是机械主义的表现,不能达到我们需要的政治目的。”

面对徐浩东的不敢苛同,沈亢也是积极响应,“浩东同志,我同意你的说法,但遗憾的是,在找到更好的方法之前,只能暂时继续使用我说的方法。”

“对不起,沈亢部长。”徐浩东欠了欠身体,思忖着道:“首先,我说的环境也就是政治生态,它要负百分之一的责任。”

戴昌明道:“很独特的说法,我以为你会把百分之九十九的责任,归咎于不正常的政治生态。”

徐浩东道:“所谓的政治生态,不管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都是组织或机制出了问题,而组织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所以归根到底还是人的责任,一味的归咎于政治生态,无疑于推卸责任。”

沈亢说道:“非常正确。”

“其次是组织的责任。”徐浩东道:“在吴佩林的任用问题上,组织要负一半的责任。我这里说的组织共有四个,机关党工委、组织部、市政府和市常委会,当时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中心,虽然只是一个副科级职位,但因其重要性,是要上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常委会议通过的。至于这四个组织如何分担这百分之五十的责任,这得另当别论,而组织是由人组成的,所以这百分之五十的责任,至少要分摊到这四个组织的核心成员的身上。”

戴昌明道:“有道理。”

徐浩东道:“当时的市委书记方一山要负百分之三十的责任,一个任性的一把手,实在是太危险了,别说当时的方一山,就是现在的我,一旦在用人上独断专行,其危害性将不堪设想。问题是方一山已经落马,现在让他承担那百分之三十的责任,毫无任何意义。”

沈亢说道:“还有百分之十九。”

“我、冯兴贵和阎芳。”徐浩东道:“阎芳同志要承担百分之四的责任,因为她是考察吴佩林的具体负责人,她对吴佩林的评价,不提缺点只提优点,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