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 (第1/4页)

王国良是虚张声势,想套出蒋学忠等人的底线。

蒋学忠心中一跳,真要等孙彦招了,黄花菜都凉了,孙彦现在可算得上国内第一大贪官,与其到时让冯开岭陷了进去不能自拔,说不定丢脸事小,丢官事大,万一连命也不保岂非可惜?还不如现在先缓一步,以退为进,保住名声要紧……他就急忙向组织部长穆少华使了个眼色。

穆少华会意,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和开岭是多年的朋友了。对他还算了解。开岭为人稳重,但就是太重感情,重朋友,以前孙彦在一件事情上帮了他一次,他就记在了心上。孙彦在刚调任安泰市机电办主任时,还算兢兢业业,开岭就对他印象很好。后来孙彦说他在机电办因为住房分配问题,得罪了一些老职工,老职工就认为他贪污受贿,就纷纷到纪委反映情况。开岭接待了他们,通过了解情况之后得知是老职工们误会了孙彦。后来纪委就陆续收到了孙彦的举报信,开岭也就没有放在心上,认为还是有人在搬弄是非,为了不影响孙彦的工作热情,不给一个厅级干部带来不利的影响,也是出于爱护一个干部声誉的考虑,就将举报信都截留了……至于后来孙彦都做了些什么,开岭同志确实不知情。”

“是呀,少华同志说得好,开岭同志从本质上讲是个好干部。不能因为偶尔犯一点小错就完全否定他以前的成绩,不能将孙彦的贪污受贿的犯罪行为归罪于开岭同志。”姚飞就势接过话来,继续为冯开岭辩解,“纪委也不可能将全省每一个贪官都绳之以法,如果出现一个贪官,就都指责纪委没有在贪官贪污受贿之前就发现贪官的犯罪行为,也是不负责任的指责。希望国良同志慎重考虑开岭同志的问题,不要轻率做出决定。要有治病救人的宽大胸怀……”

汪泉棋沉默半晌,终于发话了:“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的建议是,让王鹏飞同志分担一下开岭同志的担子,让开岭有更多的时间反思一下他工作的不足之处……”

汪泉棋只说一句话,就立刻闭了嘴,又恢复了一脸平静的状态。

蒋学忠疑惑地看了汪泉棋一眼,心想汪泉棋和王国良关系一向密切,今天怎么没有和王国良站在一起,要对冯开岭的问题穷追猛打,反而要替冯开岭说话?转念一想,也是,估计是姚飞的话打动了汪泉棋,并不是人人都下得了狠手的,汪泉棋当年也和冯开岭有过来往,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僚,也没有多少人不看一点情面就直接落井下石。

王国良是因为冯开岭身为纪委书记却不是他的人,自然要借此机会将冯开岭打得不能翻身,其他人,还是念及旧情的。

雷卫东也发话了:“泉棋说得对,我也觉得还是不要对冯开岭同志进行这么严厉的处罚。让鹏飞分担一下他的担子也好,利于开岭的进步。”

“开岭同志最近身体不太好,出了孙彦的事情之后,也是痛心疾首,非常懊悔,曾经流露过要主动分担子的想法。我认为,这样做也算是比较人道的做法。”姚飞见汪泉棋等人松了口,他自然会借坡下驴。

王国良立刻开口反对:“我不赞成让冯开岭分担子,他身为省纪委书记,有必要在廉政建设方面做一个带头和榜样的力量。”

“国良同志……”蒋学忠语重心长地说道,“开岭同志做出检讨,再分一下担子,也算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态度了。要给开岭同志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不要因为一件小事就抓住不放,毕竟开岭同志的错误也不算严重。”

蒋学忠的意思很明显了,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所以也答应让冯开岭分担子,他的出发点也是博取在座常委的同情,以退为进,保全名声,将此事就此揭过。也就是说,孙彦的案件到孙彦为止,不再向上追究。

冯开岭分担子之后,只要不再调查任何冯开岭的问题,就永远也查不到他和姚飞的身上。他也是为他自己着想。他也清楚,如果冯开岭不作出表示,也等于树了一个靶子,随时还有可能被人攻击,被人旧事重起。

所以蒋学忠才有了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是被王国良逼迫之下,无奈做出的选择。

王国良仍然坚决地表示反对:“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冯开岭同志分担子给鹏飞同志并不代表他没有问题。”

蒋学忠颇为不满地看了王国良一眼,十分不快地说道:“国良同志请慎重。”

雷卫东从王国良和汪泉棋不一致的发言中得出了结论。心中更加坚定了刚才的判断,就笑中从中调和:“王书记和蒋省长各抒己见,我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王书记的迫切心情,但对蒋省长爱护老同志的想法也表示赞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