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1/4页)

“愈秘书,你好。”山泰区区长鲁茂笑眯眯和愈彦打了招呼,又依次和几人都打了招呼,随后众人汇聚一处,走了安泰宾馆的贵宾楼。

到了房间落座的时候,愈彦要坐在马九英、马开伟和鲁茂的下首,几人都不同意,非要愈彦和张太忠坐在一起,愈彦只假意推脱几下,就当仁不让地坐在了上首。

摆出市委一秘的高姿态,愈彦不是想自抬身份,而是为了接下来的放风更让人信以为真。官场之上的座位排名大有讲究,越上首的人说话分量就越高,可信度就越高。如果愈彦坐在末首,他再是故弄玄虚地放出人事调整的风声,也很难引起在座的重视。

有时候人在官场,不想摆谱也要故意摆一摆谱,才能收到想要的效果。

在座一共六人,愈彦、张太忠、马九英、马开伟、鲁茂、董源远,还,七人坐在一桌,不多也不少,既保证了气氛,又不至于有多余的人影响情绪,落座之后,张太忠一摸大背头,大着嗓门说道:“今天我作东,很荣幸能和愈秘书吃顿饭,就当为愈秘书的工作举行的贺喜宴会,来,同起一杯,希望愈秘书取得更加瞩目的成绩。”

张太忠的表现无可挑剔,大气、给愈彦足够面子,其余几人除了愈彦之外,都摆出陪客的姿态,纷纷举杯向愈彦敬酒,愈彦笑脸相迎,来者不拒,一口饮干杯中酒。

几杯酒后,气氛就热烈了许多,愈彦又敬了张太忠、马九英和马开伟、鲁茂各一杯,也不知是有意无意,偏偏漏过了董源远,董源远脸色就不太好看,愈彦并不理会他,只是悄然向马九英使了一个眼色。

马九英现在和愈彦之间日益默契,假装漫不经心地问道:“愈秘书,上午我见张部长和刘秘书长去了张书记办公室,是不是商量人事调整的草案?”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就都落到了愈彦的身上。愈彦微微一笑,放下了酒杯,神秘地说道:“这个……我还真听到了一点儿风声。”

人事问题向来是重中之重,为官之人,哪一个不想步步高升?更何况在座之人,都在可上可下的坎儿上,愈彦此话一出,不由人不立刻侧耳倾听。

关键还有,愈彦是张思文的跟前红人,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况且张思文在安泰三年任期之内从未有过人事调整,毫无疑问,此次调整必将大动干戈。

再有正值张思文和吴麒即将上演刀光剑影的最后一局较量之际,谁不清楚,张思文这次人事调整,肯定是一场大仗、硬仗,肯定要动许多人的官帽。

都想抢先一步知道张书记的意图,也好明哲保身。

不管是之前对张思文有多轻视,现在总算体会到了张思文身为市委书记人事大权的权威流露,大权在握,莫不变色!

愈彦借着酒意要透露风声,包括张太忠在内,都全部凝神细听。

如果让张思文见到此情此景,必定大为欣慰,愈彦不愧是他精心挑选的秘书,只凭愈彦充分调动的气氛和场中几人的姿态,愈彦一旦开口,肯定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还是不要说了……”愈彦见效果达到,又卖起了关子,“说对了,是透露了风声。会被张书记批评。说错了,会被人骂。不管对错,两头不落好,我何苦来着?”

“话也不能这么说。”马九英及时出面圆场,“坐在一起,就都不是外人,就都是朋友。朋友就不能让愈秘书犯错误,不过既然是调整草案,就不是最终方案。愈秘书透露一点风声,也不算是犯错误,是不是?”

马九英话一说完。张太忠立刻附和:“就是,就是,愈秘书随口一说,我们随意一听,事情就过去了,你好我好大家好。”

董源远上桌后一直闷头不说话,一听愈彦释放了这么强烈的信号,眼睛也亮了起来,也就举起了酒杯敬愈彦:“愈秘书,上次的误会。是我有错在先,我向你赔礼道歉。”

董源远低头了?他的话一出口,众人都停了下来,直视愈彦,看愈彦怎样应对。

只有马九英若无其事地夹起一粒花生米放到嘴里细嚼慢咽,仿佛对董源远向愈彦认错早有预料一样。而且他的神色淡然轻松。

愈彦却不和董源远碰杯,相反,却放下了酒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董局长,你说你有错在先,我倒想问问,你知道你错在了哪里吗?”

鲁茂顿时变色,愈彦太嚣张了,众人高抬他才敬他在上座,其实在座之中,愈彦级别最低,年纪最小,现在却又最拿大,确实过头了。

马开伟脸色不变,假装不见,眼睛望向了天花板,天花板正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