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陈曦还是摇头。

“哦?那是?”

“那时太小,我还不明是非;等长大了,和父母的感情本就单薄,也就没有什么恨与不恨了。佛曰,爱恨只在一念之间……既然无爱,又怎会生恨呢?”

那一个冰冷的家……

……》

我站在屋顶黄昏的光影,我听见爱情光临的声音,微妙的反应忽然想起你,这默契感觉像是一个谜……

陈曦的老家在一个中国富饶的小岛上——崇明岛。

从陈曦的太祖爷爷开始,他们就一直是做贸易生意的,在那个岛上也是首富。

几乎所有的人,见到陈家的人都会低头哈腰,阿谀奉承……

这份光荣和骄傲直到今日,都被陈家的后代娓娓道来。

而这个老宅子,在陈曦爷爷的手里更是攀上了巅峰,不仅仅开了几家分公司,还娶了市长的女儿。

这样一来,无论是权力和财富他们就都占尽了。

可是,正所谓,穷不过三,富不过三。

时运不济的陈曦父母,因为陈曦爷爷的庇护,躲过了七年抗日的艰苦岁月,却依然逃不过那场令中国低迷许久的文化大革命。

风云时代,能造就出一批英雄,当然,也能哀没一批没有才华的庸人。

动荡岁月里,当所有的人都在寻求出路的时候,陈曦的父亲依然选择墨守陈规,沉湎过去,

既不愿面对现实,又不肯推成出新。

这样的结局,谁都能预料得到,

可是……

陈家的人不能。

陈母怀上小晨曦的时候,陈启文的一批越洋货物石沉大海,而他因为贪一时便宜,没有投保,一年的业绩,也因为一场风暴,几乎席卷陈家的半壁江山。

所以,从陈曦还未真正来到这个世上,就已经不被家人祝福了。

陈母眼看着陈启文日夜忧愁,也是心疼万分,便请了家里的道士替陈家做了一趟法事。

陈家的这个老道士在陈曦爷爷这一代特别受尊重,所以说出来的话自然很有分量。

他在陈家绕了半圈,对于陈启文优柔没有魄力的性格十分了解,心知陈家的衰落那已是定局,可是记着陈曦爷爷的情分,便只委婉的说,“如果你能一举得男,那是陈家之福,如果是个女孩……”话说到一般,一声惊雷,这个老道士也只能摇摇头。

其实,这个老道士的意思很简单,陈家人丁不旺,陈启文又太过迂腐,陈家的财产只得维持十年半载,如果可以得一男丁,或许陈家还有救……

如果是一个女孩,长大后终究要嫁人,这自然会有很多的约束……

可是这话听在陈母和陈启文的耳里却有另一种诠释。

家道忽然生变,天空忽响惊雷,

这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如果是一个女孩,那就是陈家的灾难。

陈母生产前夕,陈启文被多年的合作伙伴骗去一大笔钱,公司也已经是负债累累,

人生顺风的他,从未受过如此打击,懦弱性格的他不敢面对自己的失败,便将一切的寄望都转向了自己妻子的那个肚子。

生产那天,天乍红光,半边天空染成了橘红色……

所有的邻里朋友都纷纷出来观赏这一奇景。

一声啼哭划破天际,顷刻间,炎热的夏日下起了倾盆大雨,

陈启文焦急的候在门外,就像在等候命运的宣判般,

里屋的私人医生抱着孩子欣喜出来,大声说,“恭喜陈先生,是一女婴。”

……

陈启文闻讯,木若呆鸡,

这堪堪一句话,瞬间将陈启文打入了万丈地狱。

也不知道是谁,忽然冒出了一句,“天下红雨,天下红雨,真是红颜祸水啊……”

那一刻,陈曦的命运似乎就被注定,

陈启文想起陈家老道士愁苦的摇头,便拍案决定,“这个女孩不能要!”

既然是祸水,那么就让她去尼姑庵消减她的罪孽,也好为陈家积积德……

她就犹如一只无辜的替罪羔羊,为陈家的一切不幸买单。

……

或许上天的安排总是那么的巧妙又无奈,

自陈曦走后,陈启文便喜得一子,

也正因为这个儿子,陈曦这个女儿在陈宅就更加的没有地位,

陈母本就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人,又是一个以夫为天的女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