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 (第1/4页)

除了这两尊巨大的人像,旁边还有一尊直径达到两米,以四只青铜猛虎为支撑的方形大盘,大盘的直径有两米,大盘中央密密麻麻的刻铸着铭文,刘东没数多少字,不过其中的内容却是相当于墓志铭一类的东西,讲述了楚庄王的生平主要功绩,满篇都是歌功颂词!

除了这青铜大盘之外,这里还有一件高度160公分,口径接近60公分,周身遍布云雷纹、几何纹、蕉叶纹、饕餮纹的大尊缶;以及一件长250公分,宽度120公分的巨大酒禁。

“禁”古代的茶几我国古代青铜器中一种称“禁”的案形器,是周代贵族在祭祀或宴饷时置放酒器的用具。

而此刻刘东身前的酒禁之上,便摆放着两件象耳铜壶,三件鸱鸮卣,一件青铜方彝,一件青铜罍,从上面的铭文看,这是楚庄王生前的用具。

把这些青铜器全都收起后,刘东再次用舍利元光把所有的溶洞探查了一遍,发现没有任何遗漏之后,心中松了口气。然后搬了一块石头,看着流淌的地下暗河坐了下来。

综合算一下,这次黎叔他们从楚庄王墓葬中偷盗出来的青铜器大概有两万多件,除了少量的兵器和占据绝大多数车马器之外,剩下的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大概有三千多件,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带着铭文,而个头超过五十公分以上的大型青铜器有八百多,能够评得上国宝的将近五百件。

另外这三千多件青铜器中,真正属于楚庄王用器的只有三分之一,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他的战利品。

除了占据绝大多数的青铜器之外,数量最多的就是玉器了。不过玉器中没有大件,除了一张玉琴之外,剩下最大的一件玉器就是全长近60公分的二十四节龙凤玉佩。

剩下的玉璧只有少量达到四十公分,剩下的三十公分,十几二十公分的占多数。此外还有一些玉人,玉兽,以及一些玉质的首饰之类的玉器。

而所有的玉器加在一起有六千多件。

接下来就是金器,当然最大的就是楚庄王的九鼎八簋的金器,剩下的金器虽然有不少仿制青铜器的食器、酒器和水器之类,不过形制都不大,至于首饰、带钩之类的金饰都是小件,所有的金器加在一起大概有一百多件。

不过就算如此,在现在国内发掘的所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当中,出土的金器无论是从重量,还是数量上来说都是绝无仅有了。

剩下的漆器、木器、陶器、骨器等加起来有一千多件。

而这里所有的青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木器、陶器和骨器等加在一起超过两万五千件。当然刘东相信这些并不是楚庄王墓葬中的全部。

以黎叔他们这些盗墓贼的个性,破损的青铜器,绝大多数不值钱的陶器,以及价值不高的漆木器,还有骨器全都被他们破坏或者留在墓中了。

“可惜没有丝织物!”刘东心中有些遗憾。

楚竹器手工业也相当发达,编织技术水平相当高。竹编织物不仅品种达几十种之多,而且数量达千余件,用途同样广泛。竹器制作技术有锯制、斫制、编织等方法,其中编织图案多样,美观犹如织锦。

楚国的丝织刺绣工艺也是楚文明鼎盛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不过丝织品和皮革制品这些有机物最难以保存,被埋藏在地下两年多年后,一旦空气流通,便迅速氧化,无法保存。而且以黎叔他们这些盗墓贼的个性是绝对不会关心这些丝织品的。

不过刘东也知道自己还有机会一睹春秋战国时期丝织业最为发达的楚国的丝织刺绣精品。因为已经被他收进芥子空间的楚庄王熊侣和他的王后,两人的棺椁并没有被黎叔他们打开,而且密封完好,并没有接触到外界的空气,所以还没有氧化。

现在,它们被收进芥子空间,那么自然会被刘东的舍利元光慢慢的修复,等到以后开馆,绝对能够完美的再现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时期楚国最顶级丝织工艺品的绝代风华。

“不过以后怎么把这些青铜器、金银器合理合法,光明正大的掌握到手中,而且能够拿出来公开展示,还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事!”

刘东心里很清楚,私人不可能拥有这么多青铜器,除非是盗墓。另外,以楚庄王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虽然还比不上一统天下的始皇帝,不过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他的陪葬品出世,刘东完全可以想象将来会造成多大的轰动。

而且,刘东手中还有楚庄王的棺椁,一旦打开它,那就是能够震动整个世界的大新闻。

如果刘东无法拿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