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1/4页)

“这楼上养了蜜蜂么?”来旺问道。

“嗯,黎老师在楼上的阳台上摆了几箱中华蜜蜂。可别小看了这几箱蜜蜂,一年下来可产几百斤蜂蜜哩!黎老师带的研究生每人都能够分到一大瓶蜂蜜。可把我们看得馋死了。那可是百分之百的蜂蜜。可不是外面摆着一大堆蜂箱摇蜂蜜的。那都是用糖浆喂出来的。而不是蜜蜂采花粉转化而来的。纯净的花蜜,就是一百块一斤,也有很多人愿意买。这样的东西就是想买都买不着。”曾方明说道。

“你这么喜欢蜂蜜,以后我养了蜜蜂,让你喝个够。”来旺说道。

“要钱么?”康灿故意寒碜来旺。

“看你说的哪里话。曾老师我怎么会要他的钱呢?当然康同学肯定不好意思免费吃我的蜂蜜,以后就收你一百块一斤。”来旺揶揄道。

“哼,你的蜂蜜,我才不吃呢!我担心喝了拉肚子。”康灿说道。

康教授正好在办公室里,见曾方明过来,也很是热情。

“你们想要中华蜜蜂?”黎教授问道。

来旺点点头,“我听曾老师说,黎教授这里有一些野生中华蜜蜂。所以特意赶了过来。”

“好。你们还知道中华蜜蜂,这是好事。现在不管是搞养殖,还是搞种植,大家都一味的追求良种,但是,良种只是意味着高产,而品质却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比如以前的土著猪,现在已经濒临灭绝了,甚至有些已经灭绝了。等到大家都觉得土著猪的肉比良种猪肉好吃的时候,才发现,那些记忆中的美食已经彻底吃不到了。用新西兰良种猪做的回锅肉还能叫做回锅肉么?至少那种味道已经体会不到了。对不对?蜜蜂也是这样。别看中华蜜蜂产量低一些,但是适应力更强,而且我相信蜂蜜的营养也更加丰富。因为中华蜜蜂食性比较杂,所以采回来的花蜜种类更多。营养自然更加丰富。”黎教授说道。

“我刚才听到那些中华蜜蜂的叫声好像有些不大对劲。”来旺说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中华蜜蜂(上)

“是么?难道是有马蜂过来吵事了?唉,最近星沙总是雾霾,对蜜蜂这样的昆虫很致命,以前一箱蜜蜂多的积满六七页,现在蜂王产卵的速度下降了很多。一箱蜜蜂只剩下三四页了,再这样下去,所有的蜂箱都得垮了不可。”黎教授回头让一个叫学生过去看看。

蜂箱里蜜蜂的数量一般也不好计数,养蜜蜂的人习惯上用蜂箱里面蜂巢的页数来计算。养殖蜜蜂的蜂巢是在构建在养蜂人制作的一个长方形的木框上,最后蜂巢会将木框填满形成一个页面。养蜂人会根据蜂巢的情况来决定加多少方框。蜂巢数量越多,自然蜂箱里面的蜜蜂越多。

黎教授说的三四页其实是数量非常少的了,页数越少,说明工蜂数量也在减少,最重要的是蜂王的繁殖能力已经严重下降。要么是蜂王衰老了,要么是蜂王的受到了伤害。这种情况下,自然是蜂王受环境污染的影响,繁殖能力大幅度下降了。

过了一会,杨发超就跑了回来。

“黎老师,不好了。蜂王带着蜜蜂要逃跑。”

“走过去看看去。”黎教授说道。

来旺与曾方明以及康灿也跟了过去。

一到楼上,就听到了蜜蜂在嗡嗡地叫个不停。

来旺从蜜蜂的声音里却能够听出,这群蜜蜂似乎在戒备着什么。在蜜蜂搬家的时候,它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戒备。毕竟这个时候,蜂王出来了。所有的蜜蜂都会围着蜂王团团转,唯恐蜂王受到了伤害。

“黎老师。是不是蜜蜂在分家?”杨发超问道。

黎教授摇摇头,“不会。这箱蜂蜜,我们又没有培养新蜂王。怎么会分箱?”

一山不容二虎,一个蜂箱里不能容纳两个蜂王。一旦出现两个蜂王,蜂箱里的蜂蜜就会分成两部分。老蜂王就会带着一半蜂蜜离开蜂箱。这个时候,离巢的蜂群就抱成一团,跟着老蜂王四处寻找新的巢穴。但是眼前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

“应该是环境的问题。让蜜蜂感觉到这个老巢已经不适合它们生存,所以离开它们的巢穴准备去找更合适的地方。”黎教授无奈地说道。

蜂王一般是绝不离开巢穴的,除非是巢穴被马蜂之类的蜜蜂死敌攻占,或者蜂巢里长了虫子。比如蜂箱由于管理不善,长了虫子。最后威胁到蜜蜂的生存。只有在它们的生存受到威胁时,它们才会搬家。显然雾霾的严重影响已经开始慢慢威胁道蜜蜂的生存了。

“我在这里养了三十多年的蜜蜂了。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