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 (第1/4页)

“这位大姐,请问一下,你这买的都是福旺大米么?”田如珍将话筒对准一个正在买单的中年妇女。

“是啊。全部是福旺大米。好不容易才抢到的。刚才听说福旺大米已经断货了,真是幸运。”那中年妇女抢到了三袋福旺大米,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为什么你要买这么多的福旺大米呢?听说这福旺大米可不便宜。”田如珍说道。

“好吃呗!这福旺大米虽然是贵,但是贵得有理由。人家不打药,不施化肥。品质比小鬼子的大米还要好吃。价格虽然贵。比起鬼子的大米可是要便宜了一半。要不是因为我们本国的大米安全性不可靠,谁会愿意吃岛国大米?我宁肯吃泰国大米也不会吃岛国大米的。现在出了福旺大米。我以后专门吃福旺大米了。”中年妇女笑着说道。

“看来大姐的家庭条件不错。现在的福旺大米一般的家庭还无法承受。”田如珍说道。

“还行吧。虽然福旺大米是贵了一点,但是人家的东西确实好。卖贵一点也很正常。总不能人家的最好的东西,比别人的差东西卖得还便宜吧?现在比岛国大米都还便宜了,大伙还有什么好说的。”旁边一个老大爷说道。

“可不是。”众人应和道。福旺家园的蔬菜一般不便宜,能够进福旺家园购买蔬菜的家庭一般都比较殷实,所以福旺大米虽然贵,销路却是不愁的。

福旺大米五千多吨大米推向市场,对于庞大的中国市场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若不是因为定价高昂。这么一点大米,根本在中国市场上冒不出一个泡来。

中国高档大米市场对于庞大的人口来说,在粮食市场所占的比重是非常低的。但是高档大米的总量确实不可以轻视的。

“来旺,今天反馈过来的情况来看,福旺大米的供应还是有些紧张。看来,我们还得继续扩大生产基地的面积。”张文芳说道。

“等中稻成熟,我们应该会有更多的大米供应,另外还有晚稻的面积应该还会扩大。所以在福旺农园不扩大的情况下,福旺大米的供应暂时不会出现问题。”来旺盘算了一下。这种抢购的现象,应该随着福旺大米的持续供应,会很快缓解下来,等到中稻的供应。只要福旺大米不盲目扩大市场,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

张文芳点点头,“但是。想一下子将岛国大米赶出去,可能还比较困难。”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福旺大米没有供应的时候。岛国大米在国内的高档大米市场总额也就是一年几百吨的样子。现在我们的供应量早已超过了几百吨,但是我们的顾客与岛国大米的客户并不完全重叠。我的意思你应该明白。就好像岛国的汽车一样。尽管很多人在抵制,依然有很多人在买。岛国大米如果价格降低的话,依然还会有人会选择购买岛国大米。我想,能够让他们被迫降价,降低他们的利润空间,我们也算是成功走出了第一步。”来旺说道。

“咦?不一样啊!来旺你现在水平越来越高了。不愧是福旺集团的总裁。不够,我想问赵总裁一句,未来福旺集团将如何扩张?”罗瑾萱说道。

“打算?咱们是种田的农民,得扎扎实实一步一步的发展。现阶段,我们主要围绕着我们的几个生产基地扩张。毕竟,我们选择的这些生产基地都是环境比较好的地方。这样可以保证我们福旺大米的品质。”来旺想了想说道。

“来旺,有没有上市的打算?”罗瑾萱接着问道。

“上什么市?我们又不缺资金,为何要将利润跟别人去分?福旺农园只能一步一步稳步发展。这种模式下,我们根本就没有资金压力。何必上市圈钱呢?”来旺是个农民,自己的东西更习惯于自己紧紧抓在手里。要是让别人入股进来,反而一切不完全受自己的控制。再说,福旺家园的核心根本就是见不得光的秘密。

罗瑾萱似乎早就知道来旺的选择,笑了笑说道,“其实,我也觉得我们福旺农园就以目前这种形式发展最好。”

福旺大米上市的时候,也是稻谷大米开始向中国市场供应新收获的岛国高档大米的时候。但是今年的岛国大米的销售业绩非常地失败。原本跟岛国大米有合作的商家,今年约有百分之六七十不愿意与岛国人合作。岛国大米的高昂批发价格,让所有的零售商有些望而却步。福旺大米的已经深入人心,价格却比岛国大米低了一倍。这样一来,没有多少人愿意当冤大头。

“各位,虽然现在还只是上市之初,但是从目前的统计的情况来看岛国大米在中国高档大米市场的占有额下降了几十个百分点。从最初的百分之六十,到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