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1/4页)

连氏笑骂了一句,可是心里却也是高兴的。赵家对陆玉梅的慷慨,那是有目共睹的。不仅仅是下聘的时候做做样子而已。看来人家是真喜欢他们家玉梅啊。

这就到了八月,马上就要过中秋节了。同时也赶上了秋收的时候。今年的年景好,赵牧亲自坐镇。田里那一块儿,陆朝阳和赵宝儿是都不打算管了。林氏在家里操持家务,并收拾着到时候送礼礼该走的人家。

不过赵家还在孝期,又有另外一番规矩,不好太过招摇。

赵家在陆家村的亲戚本来是没有的,现在多了一门儿女亲家。也就是陆家。这头一回过节,自然要好好打点的。

八月初十,赵宝儿就提着林氏给的礼盒上陆家去了。是两件上好的尺头,两块林氏自个儿纳好的布面——都是给小姑娘做鞋的,另外有猪肉三斤,鸡蛋一盒,各式月饼共计三盒。

陆家的回礼和这些差不多,只不过两个纳好的布面,就是一双给陆朝阳,一双给林氏的。这也是连氏特地交代的。这贤惠的姑娘有给未婚夫全家做鞋的,但这些都会被当作嫁妆抬过去。但是年节来往的时候,这两家走动却很少有吧未来小姑子也算在内的。但是连氏特地让陆玉梅准备了,也是为了向未来的婆婆示好。林氏疼陆玉梅,连氏自然也教陆玉梅要投桃报李。

再就是给林家准备的了。这个,林氏就要去商量赵牧。

“也备一盒鸡蛋,三斤猪肉,爹娘,还有大哥那个小子的鞋子,我都已经做了。月饼也买下了……”

赵牧道:“干脆就赶一头猪过去吧。镖局里人多,反正要卖肉。再抓几只下蛋的母鸡过去。听说他们镖局里自个儿也养着母鸡。再带着菜苗啥的。”

林氏忍着笑,道:“你说也就是了。”

结果赵牧就真的赶了一头猪,抓了十只鸡,鸡蛋就不带了。其他东西,反而显得无关紧要了。陆朝阳和赵宝儿留在家里看家。中秋前几天,林氏就和赵牧一块儿,带着赵书耀一块儿去县里林家了。

中秋将至,一头母猪临产,另外来订大猪小猪的人也多。陆朝阳忙得一塌糊涂,只好又拉了陆玉梅来帮忙。若是别人家,恐怕也不会让闺女儿还没过门就去给婆家做活儿,但是赵家和陆家又不讲究许多。

时间就一晃儿忙了过去,又一年中秋至。

赵牧夫妇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了林氏去年借给林家的十两金子,合二百两银子。赵牧就让林氏自己收着了。

年景好,地里的庄稼好,陆朝阳的猪也卖了不少,鱼塘更是被清了好几遍。林氏和赵牧一块儿去做饭,陆朝阳和赵宝儿躲在屋子里偷懒,一个带着孩子,一个算账。

赵宝儿算好账,面上露出了笑容来,笑道:“这两个月,我们赚了两百多两银子。是不是要年前就去集上盘个铺子去?”

陆朝阳抱着小娃娃,道:“也成,这些余钱,也够了。等过了年,卖了猪,把鱼卖光了,根本不怕没钱。现在把钱抛光了,娘手里也有些私房钱,也不怕一家子人真的就咋了。”

赵宝儿笑道:“你这就算计上娘的私房钱了,担心爹娘骂你。”

陆朝阳笑道:“嗨,那有什么的。我又没说要把娘的私房钱怎么样。”

这时候,林氏在楼下叫了一声,道:“朝阳,快下来端菜。”

陆朝阳连忙答应了一声,把粉雕玉琢似的赵书耀塞在他哥哥怀里,自己就蹭蹭的下楼去了。

林氏做了小鸡炖蘑菇,凉拌三丝,葱花蹄膀,清蒸鱼,还有从田沟沟里捞上来的小龙虾,又香又辣煮了一盘。一个素炒的青菜,一盘子水煮的玉米。

陆朝阳最爱吃那又香又辣的小龙虾,上来就手脚并用的抓上了。桌子照样摆在院子里,家里的工人都放假了,只剩下几个长工,也在过节。所以院子就显得有些空旷了。

赵宝儿一边吃着,一边就把自个儿算的账说出来,便询问林氏。

林氏笑道:“去掉这阵子的开支,我刚数过,匣子里确实还有两百四十多两银子。宝儿算账是越来越厉害了。”

赵宝儿笑道:“爹,娘,您俩瞧瞧,咱们能不能趁着冬节没来,先把这铺子啊,弄下来?”

林氏顿时就有些心疼。这家里啊,就是藏不住银子啊,这刚存上一些,就有要全部花出去了。今年几乎都是这样。自打过了年啊,这家里就没攒住过银子。

赵牧道:“缓缓不成?”

陆朝阳一边狼吞虎咽,一边道:“能办干啥不办了?迟早也得办,钱放着又不会生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